健我头条 > 医药行业EMBA > 正文

【视界】不准涨价还要及时足额供货!这可怜的7家药企遭辽宁卫计委通报啦!

医药行业EMBA91阅读2017-02-09

医药行业EMBA(ID:zhongruiconsulting)综合整理自辽宁日报、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徐文豪(微信号:1945362742)

新春伊始,辽宁省的药品短缺问题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2月4日,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在《关于发布辽宁省2017年第1号药品短缺预警预报的通知》中称,2016年10-12月份,辽宁省各级医疗机构共上报药品短缺信息53条,涉及药品42个,其中包括多种廉价药。


辽宁省对于不能按中标价及时、足额供货的7家生产企业给予警告,若再次发生违规或将纳入该省医药购销诚信不良记录。


据了解,经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对于不能按中标价及时、足额供货的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7家生产企业给予警告,如果再次发生违规擅自涨价或通过控销手段不及时足额供货的行为,经查实后将纳入辽宁省医药购销诚信不良记录。


受到警告的上述公司中,不乏上市药企青睐的标的。例如,天药股份曾计划收购金耀药业62%股权;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药集团)在2016年末被上市公司辅仁药业提出收购。

  

辅仁药业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事对于开药集团的业绩应该不会产生影响,在收购流程中,辅仁药业也会对标的涉及的各个事项进行充分评估,权衡利弊。记者试图联系天药股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廉价药又现药品短缺

  

在辽宁省涉及短缺的42个药品中,其中23个由于企业生产线改造、原料暂时短缺、易冻产品温度过低结晶和产品召回等原因造成药品暂时性短缺,现已恢复正常供应,其中包括盐酸利多卡因小容量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和卡左双多巴控释片等。

  

同时,由于生产企业改造、药品GMP证书到期和原料短缺供应时断时续等原因,包括阿托品、硫酸长春新碱和维生素K1等在内的9种药品存在产能不足、不能正常生产或已停止生产的情况。

  

此外,有10种药品企业反馈不能正常供应,原因包括价格上涨、生产线改造、成本增加和供货价高于辽宁省中标价等。

  

上述药品中,局麻及抗心律失常药品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以及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维生素K1注射液都属于廉价药,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维生素K1注射液标注原因为“原料供应时断时续,不能正常生产”。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在通知中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如发生擅自涨价或通过控销手段不能及时、足额供货的,一经查实,将纳入辽宁省医药购销诚信不良记录,并取消该产品的中标资格。

  

在药品供应短缺的难题中,药企领“罚单”,严重的甚至面临被辽宁省列入“黑名单”的风险,影响市场份额;而患者则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困境。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为了中标可能压低自身药价,但后期成本上涨逐渐挤压利润空间,企业因此宁可断供药品来控制利润。相关人士建议,各省份应统计医院的用量,做一次性采购,对于生产厂家而言营销成本将随之下降。

  

药企“硬着头皮生产”

  

记者注意到,此番受到警告的部分公司背后不乏资本的身影。开药集团曾在2016年末被上市公司辅仁药业提出收购,开药集团100%股权的评估值为78.09亿元,增值率为216.42%。

  

开药集团此次涉及的产品是碘解磷定注射液,属于“无法正常供应类药品”,原因在于“成本增高”。在辅仁药业相关人士看来,此事对于开药集团的业绩应该不会产生影响。

  

另一个受到警告的金耀药业曾出现在天药股份的收购方案中,后者计划购买金耀药业62%股权,估值约11.59亿元。就相关事宜,记者联系天药股份,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事实上,小品种药品的生产成本与市场需求,把很多药企放在了利益的天平上不断摇摆。

  

某上市药企人士对记者表示,小品种的原料价格上涨的周期相对模糊很难预测。药品在中标后,如果出现原料难以采购或原料成本成倍上升的局面,定价仍依照当时中标的价格,企业就会面临此品种利润空间大幅压缩甚至亏损的境况。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需要保障病人的需求。不过由于量小,很多小品种自身盈利情况不佳,上述上市药企人士也表示,很多企业“硬着头皮生产”。“很多真的特别便宜,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利润怎么生产呢?”

  

因此,上述药企人士认为,在孤儿药以及短缺的小品种药品上,国家的定点生产或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式,在保障供应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企业利润和产品质量。业内人士则认为,在定点生产的基础上,还需要定量采购,在药品定量生产完成后,需要确保医院的采购量。

中国人民大学医药新生态时代企业战略领袖研修

行业大势前瞻性

前瞻性产业政策研究及产业分析,从政策、市场、产品、金融、互联网等角度启发思维,预见未来。

 培养体系靶向性

围绕医药健康产业企业经营战略开展课程的设计,采用导师制+私董会+企业运营规划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规划培养体系。根据课程配置“享·智学”学习体系,开展读书指导、专家系列讲座、主题沙龙、论坛等,全面提升学员实战能力。

实战落地导师制

采用“咨询式导师制”,学员入学提交企业问题,由导师带领,通过小范围研讨、走访企业等建立解决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理论应用到实战的转化。实战导师指导企业实际问题探究与实践落地,学习成果高效转化。

学员平台高黏度

汇聚产业精英,结合课堂学习安排拓展训练、企业走访、海外游学、海外考察、读书会、主题沙龙等,实现学员充分交流,熔炼班级团队,夯实信任基础,建立高黏性的“产业人脉圈”。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1683.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医药行业EMBA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