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第一药店财智 > 正文

如何搞掂家庭健康消费的“代言人”?

第一药店财智39阅读2017-02-25

文:胡一航

精明的“妈妈们”会怎么综合考虑去哪家药店给家人买健康品呢?是不是打折另加附送几个鸡蛋就能搞定她和她背后的全家?从实际效果来看,可能药店需要再往深一层想一想了。

留不住心就留不住人

突发皮肤病,使J女士辗转去了两家不同的药店。A药店就在楼下,方便快捷,是J女士的第一选择;B药店与其住所相隔几个街区。但J女士却意外地成为了B药店的忠实顾客。她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通常,顾客的黏性取决于谁能最大程度满足他们的需求。过去,零售药店主要满足的是消费者对便利、平价方面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健康的投入加大,仅仅依靠便利和平价的方式,很难打动消费者,正如现在越来越少消费者会为送鸡蛋式的促销买单。

J女士选择B药店,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便利的需求,因为她与许多消费者一样,更加看重专业和质量的问题。因为,如果仅仅是依靠便利,却不能提供专业的荐药服务和品牌、质量过硬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最根本的健康需求就无从谈起。这就是J女士舍近求远的原因。

这个案例说来普通,但其实很有代表性,为什么?因为这一幕每天都在药店里的上演。药品零售业已经进入了健康产业重构时代,传统商业模式已经难以匹配现有的消费需求。

其实,客流减少、顾客黏性下降,直接反映的问题是,药店现有的服务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错失交臂。当然,这个问题很多老总都知道,但真要解决,却很难。尽管很多连锁已经意识到,赠鸡蛋式的促销模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为削弱,用专业服务赢得忠诚顾客才是王道,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药店现有的短板并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

打个比方,执业药师数量不足,营养师、健康顾问等团队的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怎么办?

抓重点目标顾客

不乏声音指出,如果不能全面开花,就应回归理性,一方面既要脚踏实地地加快推进行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忽略当前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尝试一点突破,先从重点目标人群下手,集中现有的资源重点投入。

这种做法并不新鲜,时下电商热捧的“妈妈经济”就是一个代表,通过妈妈这一个家庭核心消费角色,深挖家庭生活日常的消费支出,这样的好处是四两拨千金,只服务了一个妈妈,但开发了其背后的一家人。

事实上,台湾的母婴复合型药局也有类似的经验。他们的切入口是儿童,但主抓的目标其实是家长。

他们不仅在奶粉方面销售得好,而且还关注与儿童相关的各种健康问题,例如解决幼儿对奶粉敏感的方法、儿童健康营养补充等。

其实这些问题主要的指导对象都是家长,当家长信赖他们的专业后,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首先想到他们的药店。

抓住消费心理

虽然现在药店的三大顾客人群划分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但正如俗话所说,女人心海底针,不少经营者会认为,妇女比老年人更难“侍候”,女性的需求也更多元,更难把握。但其实,要准确捕捉女性顾客,特别是家庭妇女的消费心理,是有迹可循的。

有专家概括了常用的方法:

1

会员资料再利用:抓住顾客家庭健康核心问题

客户到店消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买到他想要的产品。一般来药店买药的顾客基本都是自己或者家人、亲戚朋友存在健康问题,有明显的刚性需求,在消费过程中系统会记录下客户购药的相关数据,针对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判断顾客家庭的用药需求所在。

2

家庭中“扛把子”的消费理念和需求

家庭中总有一个是消费主导型决策者,很多家庭日常消费的决定往往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有着自己的消费规划和消费取向,药店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消费心理,针对家庭决策者制定相应的沟通、说服和营销对策,从观念和需求上引导教育,以此影响其做出更多消费决策。

3

先卖服务后卖药

现在国内药店服务普遍难题是很难跟进后续服务,即对用药服务缺乏延续性,基本都是一锤子买卖,销售人员卖出产品收完钱就完事。近年来,顾客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用药指导和延续服务,要让家庭其他成员到店上来消费,就要及时关怀他们的健康问题和用药功效,耍耍嘴皮子的关怀已经不足以提高药店的服务竞争力,只有将专业融入日常工作中,才能赢得顾客信任。

4

树立市场品牌

药店增量其实很简单,一旦一个家庭服务好了,与之相关的家庭都会受益,并会产生口碑影响,由口碑影响产生连锁反应,口碑一旦起来,市场就会起来,量也就会起来,这种量的倍增需要药店深层次地去挖掘。

而如果进一步紧扣家庭妇女,首先还要优先重视儿童健康和妇科病两个领域。

前者,是因为家庭妇女通常把孩子作为心头肉,对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往往高于自身,所以以儿童健康为切入口(如同台湾母婴复合型药局),是吸引女性顾客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与家庭妇女自身相关的妇科健康问题。这种问题跟传统的老年慢病问题有很大不同,顾客隐私性较强,通常需要女性店员专业和细心的服务。比如,更年期是许多女顾客的敏感问题,如果当着别的顾客或男店员大声说出来,很容易会引起女顾客的难堪。这时候,要的不仅是专业度,还要贴心,避免必不要的尴尬,这样才能让女顾客耐心地接受店员的专业服务。

当然,这还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深入了解女性顾客的需求,最重要的手段离不开消费数据的分析,尤其是从目标妇女顾客的日常消费中,分析其背后家庭健康消费支出的特点,例如家里老人是属于哪个慢病细分领域,家里孩子常见健康问题等等。如果能结合这些分析结果,那么下次当女顾客进店,店员就能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或健康方案,持之以恒,便能逐步黏住消费者的心。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2562.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