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 正文

不能以牺牲国家队成绩为代价 “裹脚”的中国排球联赛如何迈向商业化?

20阅读2017-02-26

  2017年必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年,而包括排球在内的三大球职业联赛的改革也日益深入。不过与备受资本“垂涎”的篮球、足球联赛相比,排球联赛一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窘境。2月26日,“2017光明优倍·中国排球运动&排球联赛发展论坛”于深圳举行,众多产业专家、投资人齐聚探讨如何推动中国排球联赛走上“商业化”道路。

  渤海银行天津权健女排俱乐部董事长吴益群认为,排球联赛目前还是半职业联赛。要去掉这个“半”字,需要参考其他球类项目的经验教训,也需要将俱乐部资产社会化。“我们希望能够把排球的蛋糕做大,和社区、学校相结合。”吴益群说。此外他还强调,企业投资体育俱乐部,不仅仅会起到品牌宣传效果,也会推动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

  排球之窗总裁高潮曾长期担任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在他看来,球迷、投资人和赞助商都是排球运动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排球要想像足球、篮球那样成为世界级运动,是需要产业化推动的。不过高潮强调,中国排球发展固然要坚持市场化和职业化,但不能以牺牲国家队成绩为代价

  体育行业的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早引起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君联资本就是其中之一。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认为,长期来看,包括排球在内的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三大趋势:

  一、赛事数量增加。“取消商业性赛事和群众性赛事的审批”将降低企业作为主办方或主要承办方运营赛事的难度,激发企业举办商业性赛事和群众性赛事的积极性。

  二、赛事营收能力增强。“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除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外的其他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各电视台可直接购买或转让”将促使各媒体平台以更加市场化方式参与赛事版权竞购,有利于提升赛事版权采购价格,增强赛事营收能力。

  三、群众体育消费增加,大众参与度提高。政策进一步激发赛事运营商办赛积极性,但商业赛事资源相对有限,赛事运营商开始将目光瞄准群众体育赛事;大众健身意识提升、体育消费能力增强,与政府加大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投入、鼓励体育产业创业创新形成共振,为大众体育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暌违12年后再次获得冠军,中国排球迎来了商业化最好的契机。不过目前,球员自由流动和俱乐部股权开放,是联赛面临的最重要挑战。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刘全,原文:http://pe.pedaily.cn/201702/2017022740936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与作者,微信转载须联系授权(editor@zero2ipo.com.cn)。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2850.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