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改又有大动作,试点公立医院整体去编!

深圳医改又有大动作。
作者 | 大鹏
来源 | “医学界”微信
2月23日,在深圳医管中心2017工作会议上,深圳提出今年将选择1~2家现有医院正式启动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去编制化、去行政化)。公立医院去编制迈开了实质性步伐。
据《医学界》了解,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的大潮中,“去编制”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编制有限,不少医院早已施行。早在2014年,北京医改方案就对医务人员取消编制,实行聘用制同岗同酬。同时政策还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可在医院全职、兼职,或自己开诊所。
跟北京相比,作为全国第一个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试点城市的深圳,在“取消医生编制”的路上走得更快。去年,深圳的医疗改革方案就提出,未来深圳市公立医院将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这意味着,在未来3年内,深圳将有近3万医生与编制脱钩。
“今年将选择1~2家医院整院试点去编制化。”据深圳医管中心主任透露,此次确定的1~2家医院均为深圳成立多年的老医院,就公立医院改革来说是更难啃的“硬骨头”。
据《医学界》观察,与之前其他地方的相关方案不同,此次深圳改革可操作性强,可以从以下两点看出:
一是已有经验可依,去年北大深圳医院、深圳眼科医院已经拟定了改革实施方案。在分布推进方面,已经拟定了院长职级制实施方案,初步构建了“管理系列+临床系列+护理系列”人员岗位分类分级管理体系。
二是深圳今年将制订市属医院岗位管理指导意见,制发市属医院薪酬分配指导意见。此外,深圳市属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也将启用,为“去编制改革后”提供基础信息保障。
但也有人表示了担忧。“相同职称、资历医生与工勤人员收入基本相同等现象普遍存在,尚未合理拉开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等各类人员薪酬分配差异。”深圳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表示,目前体现医务人员工作质量与强度、技术风险与难度、优劳优酬的内部薪酬分配体系尚未建立。
回顾新医改以来这8年,真正动摇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举措并不多,尤其是倍受争议的编制制度。在新医改进行到第8年且成效有限的当下,深圳重启去编无疑会极大地开释医师劳动量,对医改的推进含义显而易见。
更多精彩文章:
我国最早全员取消事业编制的公立医院现在怎么样了?
为啥低职称医生反对去编?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 上一篇: 妇科医生
- 下一篇: 高招体检,你该了解的都在这啦!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3068.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医学界智库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