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药品加成全部取消 完善政策迫在眉睫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早已成为国家卫计委和发改委的长远战略。
药品零加成红利渐显
随着一些省份公立医院药品取消加成,进行零差率销售,“以药补医”情况正逐渐改变,给群众真正带来了实惠,避免了“因病返贫”。
去年12月20日起,四川开始实施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成都新都区龙桥镇49岁村民庄云说:“不久前我父亲因患有早期结肠癌,到一家大医院住院做了手术,花了3.8万元手术费。然后转送到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康复治疗,预交了1000元的治疗费,住院10多天后护士送来了清单,我一开始还不太敢看,觉得肯定要花好几千,打开一开,全部住院自费费用只有300多元!”
“药品加成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公立医院的一种补偿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演变成以药补医机制,使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轨道,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袁明勇说。
福建患者徐先生因慢性乙肝需要常年服药。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治疗乙肝的药物拉米夫定一盒有14片,过去是54元,现在只要38.5元,对我们慢性病患者来说,一个月就能少花几百元,‘减负’效果特别明显。”
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赖碧涛说,福建三明从2013年“试水”破解 “以药养医”问题,并同步建立了补偿新机制,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多个渠道,补偿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2015年开始,福建全省在全国率先推开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
福建省卫计委主任朱淑芳说,2016年福建全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占比同比下降4.64个百分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与劳务价值的诊察护理手术治疗等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同比提高2.51%。
药品零加成对医院有何影响
据了解,镇江在2013年就进行了药品零加成改革,取消15%的药品加成改革的计划补偿措施是:江苏物价调整承担77%,政府财政承担10%,医院承担13%。但具体实施下来情况是怎样的呢?据当地医院朱院长介绍,药品零加成改革第一年政府财政给了,但到了第二年及以后,财政就没再给一分钱。再加上13%本身就需要医院承担的部分,医院总共承担了零加成损失的23%,将近四分之一,对此其坦言医院很难承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药品加成取消以后,药品从外面运到医院,医院把它分发到每个病人身上,流通是有成本的。政府有一些支付来补偿,比如说提高其他方面的服务价格,但这些服务价格不是到位的,医院还要再付出,一些经济运营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湖南湘雅医院院长孙虹在一次会议上直言药品零差价政策的配套措施不给力,药品零差价说好的8:1:1,即通过提高医务性服务价格补偿80%药品零差价带来的损失,政府补贴10%,医院自己承担10%,结果是没有收到政府补偿,医院因此承担了近50%的损失,湘雅医院年收入预计减损2个亿。孙虹院长无奈地表示,为了保证医务人员待遇不下降,医院决定削减明年的设备购置费用5000万元,医院的发展或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央视关于回扣门的曝光,湖南一些大医院遭波及,湘雅二院院长下台,关于医院零加成亏损的补偿问题也再无人提起。但很多大医院面临普遍性的政策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业内人士建议改革应该充分发挥医疗市场规律,充分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在医疗服务价格的回归方面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手软。不然,想彻底取消“以药养医”就很难实现。
低价药断供引患者担忧
在一些药品“零差率”政策已经落地的地方,由于落地仓促等原因,出现低价药、基本药物断供现象,引发患者担忧。业内人士表示,改革推进过程中,应谨防类似现象“蚕食”改革成果。
在成都市一家医院,多名患者告诉记者,现在在医院购买常用药,有些药价确实便宜了一些,但算上挂号费也跟市场上买药差不多,关键是排队挂号的时间还是一样久。
一位患者说:“相比药涨价,我们更怕药品失踪。最近,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人的常用药优甲乐在市场上又买不到了。”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程黔荣说,在目前补偿机制不完备的背景下,公立医院普遍采取“以药养医”获得收入,维持运营发展。取消药品加成后,如果配套改革跟不上,有可能加剧一些廉价药短缺。
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主任林崧说,综合福建医改这几年来出现的情况来看,一些药企的确会出现“低价中标之后不生产”的现象,导致公立医院的一些基本药物临时性、季节性缺乏,也就是俗称的“中标死”。
如专家所言,破解“以药养医”和看病贵的难题需要医药、医疗、医保共同联动,距离政策正式实行的时间已然不多,在看到取得既有实效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更应该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准病根,完善政策和措施,寻求各方利益更好的平衡点。
来源:蓝鲸健康平台,作者:张鹏。感谢作者授权分享。
----------推荐阅读----------
1、区域终端服务和基层医药市场有哪些资源可以整合?
2、医药商业为什么不能转型做CSO?
3、中小医药商业的出路:区域终端和基层医药市场
4、中小企业医药营销: 甩出去比自己来更划算
5、关于CSO,这两个认识都是错误的!!!
6、伪CSO,政策风险越来越大
7、医药商业企业最佳转型机会:合作共赢
8、两票制下,制药企业和商业企业怎么合作?
9、营销变革,就是现在!
10、医药行业新的商业机会在哪里?
- 上一篇: 蒋巍巍:决策失误后的4个应对措施
- 下一篇: 制药工业触底反弹 不只有原研药上市一条路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7949.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中国医药联盟
最近文章
- 2017-08-11
- 2017-08-10
- 2017-08-10
- 2017-08-10
- 2017-08-10
相关文章
-
2022-06-21
-
对话以色列VirtuOptica:VR游戏自动验光配镜产品,打破百年传统配镜模式
2022-06-21 -
微脉、动脉网、DTA联合发布《数字疗法价值评估和整合指南》,解码数字疗法应用
2022-06-17 -
易参正式发布《2022 年度科创板生物医药行业股权激励报告》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