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院长在线 > 正文

夏季毒蔬菜黑名单,看看前五名你吃了几种?新华社挖出六大真相

院长在线22阅读2017-05-22

来源:法制晚报、新华网

了解更多,请关注院长在线微信

夏季蔬菜“毒中之王”竟是它?

一提到果蔬,就不得不说“农残”。据调查显示,在农村,每年有180万吨农药,6000万吨化肥被投入到环境中。哪些蔬菜农残高?哪些蔬菜易打药?如何最干净的去除农残?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知道的!

农残蔬菜第5名——西红柿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西红柿也容易农药残留呢?这是因为西红柿生长在大棚里,它的花蕊不能正常授粉、结果,所以菜农一般都会在雌花蕊上点一些生长调节剂,这样它才能长出西红柿来。

这样种植长出来的西红柿常常会出现不同形状的畸形,有些长出尖尖的桃尖儿,有些却长得有棱有角。专家介绍,这样出来的西红柿它的内部都应该是“空”的,或者是没有籽的!而正常生长的西红柿,内部不仅饱满,而且多籽多汁。

还有一种西红柿切开后虽然没有空心,但颜色却不正常,这些西红柿打了催熟剂(乙烯利),外表是红的,内部却是绿的。因为这些农药不可能完全渗透到里面去,所以外“红里绿”。

专家提醒:挑选西红柿时,要选择外表圆圆润润的,表面有像沙瓤一样的小白点,尾部有一点点裂纹的,这样的说明西红柿才是自然生长成熟的。

农残蔬菜第4名:白菜

说起白菜,很多人觉得如果白菜有农残,把外皮的叶子扔掉就可以了,其实并非如此。在白菜的生长周期过程中,至少要打两种农药。

第一种要打在白菜的根部,避免地蛆吃白菜的根。如果不打这种农药,地蛆就会把白菜的根咬断,那这个白菜就长不成了。

第二种农药需要打在白菜的叶子上,是防止正常虫害的。所以白菜也是最容易出现农药残留的蔬菜。

经过试验发现,白菜外层农残量为14.2%,而内层农残量为13%。圆白菜外层农残两为26.1%,圆白菜内层农残量为25.3%。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的内层农残量不仅不比外表低,圆白菜竟然还出现内层农残比外层高的现象。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仝其根介绍,这是因为白菜虽然外层包裹着内层,但是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农药是从土壤根部进入的,这时“里外”的农药残留是一样的,仅仅清洗外表是洗不干净的。洗白菜时一定要一片一片掰开了清洗。

农残蔬菜第3名:菜花

看起来娇嫩的菜花也容易出现农药残留。因为菜花比较嫩,在运输过程中外表容易磕碰受伤,所以菜农在采摘之后,往往会在菜花上包上一层纸或者网状的膜。这样就导致菜花上的农药无法挥发。另外,由于菜花表面凹凸不平、难清洗,所以农药都残留在了菜花当中。

专家提醒:清洗菜花时,在掰开洗干净之后,最好在热水里焯一下,这样的方法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

农残蔬菜第2名:黄瓜

买黄瓜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挑“顶花带刺”的,认为比较新鲜。但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黄瓜的“顶花”在黄瓜采摘下来后一天就会蔫了,等黄瓜到达您手里的时候,“顶花”不可能还是娇嫩欲滴的。

另外这样的黄瓜,黄瓜顶部与“顶花”连接的地方往往会多长出来一块、有凸起,这就足以说明这个黄瓜是打了雌激素的。

专家提醒:这样打了雌激素的黄瓜一是“顶花带刺”更新鲜,二是更加“直溜”,卖相更好。建议您在挑选黄瓜时,别挑顶花过于鲜嫩的,顶部没有凸起的。清洗黄瓜时要用软毛刷来刷一刷。

农残蔬菜第1名:空心菜

空心菜可以算的上是“农残蔬菜之首”。这是因为空心菜栽到地里后,往往采摘其最嫩的部分,而根部还会接着长,这个周期大概是5-7天的时间,这个过程非常快。

由于其特殊的生长周期,上部的菜叶经常被采摘,而根部却一直留在土壤里,导致了根部农药的积累。

另外,由于空心菜在夏季种植,夏季温度比较高,虫害也就更为严重,所以菜农们就要不断的去打农药。这就导致空心菜根部农药不断积累,叶子上也在不断打农药,这两方面加起来,导致空心菜的农药残留是最高的。

专家提醒:清洗空心菜时,最好泡上15钟,让农残充分溶解。

看到上面的“黑名单”,你是不是惊呆了?不用担心,关于

新华社记者:关于“农药残留”六大疑问

“涕灭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药袋”苹果……一个个关于农药残留的“新闻”,让公众闻之色变,“吃货”们人心惶惶,更让很多农产品产地和农户遭受当头棒击,恍如灾难。

夏日渐近,各色瓜果蔬菜又将集中上市,有“毒”传闻是否又将如影随形?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检出残留超标的产品吃下后离“癌”不远了吗……新华社记者采访权威专家,解开消费者关注的几大疑问。

高毒农药,一直长期没有禁止?

在刚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药材。

由于是在食品安全法中首提剧毒、高毒农药的禁令,一度被解读为我国高毒农药一直可以用于上述产品。

“从农业部门的规章,到国务院条例,对高毒、剧毒农药都作出了范围的限制,严管下,使用比例也逐年下降。此次在食品安全法中,是将这一禁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告诉记者,十年前,高毒农药在农药中占比近30%,现在不到1.7%。

农药残留=不安全?

“农药如果使用规范,是安全可控的。但是不少消费者都认为,有农残就等同于不安全,甚至故意去选择‘虫眼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这其实是混淆了“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的概念。

专家介绍,蔬菜使用农药很正常,全世界无一例外。只要严格执行停药期和严格用药范围,农药残留是可以降解到安全标准范围内的,而此时产品就是安全的。而农药残留标准,通常是在实验室数据基础上,再放大百倍量、确定的安全标准。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小概率的超标事件,也不代表对人体有害。

蔬菜农残超标,这个“很普遍”?

从农业部近年来的例行监测结果看,食品农药残留合格率也正逐年提高,2014年全国各类蔬菜的合格率已达96.3%。

来自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信息也显示,近年来甲胺磷、对硫磷等禁用农药基本没有检出;氧乐果、克百威等限用农药的检出和超标的次数也大大降低,已不是造成蔬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检出值也逐步降低,虽然仍有部分蔬菜有农药残留检出,但普遍检出值并不高,基本都低于限量值。

“我们在农产品生产之前就与农民签订药残检验合同,如果发现谁家的农残超标不仅会退回当批次的产品,还会影响到日后的合作。”辽宁省盘锦市金社裕农供销集团总经理巩金生告诉记者,虽然有些种类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农药在所难免,但是农药自身具有挥发性,再加上从用量上面严格控制,几乎很少检验到农残超标的产品。

含致癌物质,就会“致癌”?

“离开剂量去谈毒性不科学,‘长期大量食用致癌’本身就是一个不科学的表述。”厉曙光说,“不合格”不等于不安全,更不等于“有毒”;含有致癌物质不等于一定“致癌”,还需要看剂量和接触的时间,这需要明确区分清楚。“简单说,就是要说清楚多长时间、多大量。”

例如,曾引发沸沸扬扬热议的“含三氯生牙膏致癌”,就算每天吃一管牙膏也没有安全风险;按照目前曝光的草莓中乙草胺最高值计算,每天都吃一公斤草莓也不碍事;曾检出塑化剂的白酒,每人每天喝一公斤,也达不到耐受值。

“如果真的出现不合格,该罚就重罚,但没必要用耸人听闻的说法,去挑战消费者的接受度。”厉曙光说,这既不科学、更不理性。

一次检出问题,防范一类产品“很必要”?

在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辽宁省东港市记者就发现,因为一条草莓可能含有致癌农药的报道,4月26日九九草莓价格每500克6元-7元,仅仅两天就降到2元-3元,下滑幅度最高可达60%左右,甜查理及冷棚草莓收购价格一度降到1元左右。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惧已经到了三人成虎的地步。”多位专家如此表示。消费者缺乏专业性,在食品安全信息上更是“宁可信其有”,有时候就会以偏概全、以小见大、以点代面,导致一些个别现象被不断放大,加深人们的恐慌情绪。

专家认为,目前市面上公布的蔬菜农残检测结果主要来自于三方面:政府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媒体。但检测仅仅对样本或该批次负责任,因为一次检测超标,就去否定整个行业,甚至永远远离这一农产品,完全没必要。

农户一次次“中枪”,该咋办?

十年前已被《新闻记者》杂志评为年度十大假新闻的“打针西瓜”传言,每到夏季就卷土重来,让瓜农头疼不已;本是42天左右正常出栏的白羽鸡,在冠上“速生鸡”的名头后让消费者谈之色变;说面包含有“鞋底”成分,让不少企业的产品一度滞销;更别说在新媒体时代,牛奶致癌、猪肉含砷等经久不衰的谣言不时在朋友圈、微博刺激着消费者神经,对农业造成的损动辄过亿元……

细究种种“危言”肆虐原因,有专家认为,“一是传播谣言者影响力远远超过辟谣的人,二是消费者倾向于把他们最先接收到的信息当真,三是消费者对负面的消息更容易相信。”

专家认为,政府监管部门、科普组织都应加强与公众间的“风险交流”,及时释疑解惑,成为不实信息的“过滤器”、网络情绪的“缓冲器”和公众的“定心石”,向消费者传递理性的声音,才能逐步消除公众的焦虑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多次呼吁,为加强风险交流,政府可设专门机构,加强投入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民间建立权威的科学信息平台;所有利益相关集团和个人,共同努力主动参与和推动科学的风险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

了解更多,请关注院长在线微信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7975.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院长在线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