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医药电商?他们说数据胜于雄辩!|西普观点

整理:冯显埒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指出,2017年中国商品服务线上零售额同期增长37%,实体增长7.2%,2017~2020年网络零售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比例将从17%上升到25%。普华永道预测,2020年中国每卖出四块钱商品,一定有一块在线上完成。
但是实际上,在整个零售盘占比中,医药电商板块远远没有达到25%或17%,现在还是个位数。所以行业有个普遍的说法:药品是有特性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医药电商的上升空间非常有限。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2017西普会上,一场“新零售时代,医药电商何去何从”的主题论坛就此问题展开激烈碰撞。
论坛现场
论坛主持:陈华360健康 CEO
数据打脸“医药电商不太行”
众所周知,医药电商是块大蛋糕,有人看好有也人担忧,近年来流行“医药电商不行”论:“好像医药电商不太行了”、“医药电商的上升空间非常有限”......对此,康爱多常务副总经理陈彦辉用数据给予了回答:“ 整个医药电商里面,以康爱多为例,16年客流量突破了三千万,已经为17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其他几位电商负责人也纷纷以数据来回应了这一质疑。
健客网CEO谢方敏表示,健客网每个月都有百分之几十的销量增长。可得集团CEO马力则直言,2017年可得网也将有40%~50%的销量增长,接近15亿营收。“其中50%来自于隐形眼镜这一块,因为现在线上占比太大了,已经跟线下对半开了,明年可能六四开。现在线上增长的难点不在于增长不了,而在于品牌,这需要我们医药电商一起做消费者教育来拉动整个行业的增长。”
京东医药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魏凯则以京东618数据为例说明了其增长速度与潜力:“今年618京东医药销售同比增长率超过了210%,是去年的三倍,其中鱼跃医疗一天营收2200万。通过大促销我们捕捉到医药电商有五个明显趋势:第一,消费升级,顾客更加亲睐大品牌且价格敏感度降低;第二,女性用户占比,尤其是年轻女性迅速增加;第三,运动营养品类增长迅速;第四,关爱老人,比如轮椅、拐杖的销量提高;第五,关注空气质量,保持畅快呼吸。”
“医药电商上升空间有限”是真是假?
从各家分享的数据来看,医药电商的发展现状显然与唱衰者嘴里描述的大相径庭。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政策壁垒较高,尤其是处方药的限售,医药电商的“天花板”似乎依然很明显。
针对这一现状,几位分享嘉宾又持何观点?
陈彦辉给出的关键词是“线上线下融合”。他指出,医药电商积累线上用户,获取用户数据,通过线下更好地服务用户,长远来看,要把眼光放到线上线下的融合。
谢方敏则预测,“2030年医药电商能实现中国药品25%在线销售额。”他认为,医药电商与当初的大件电器实现网上购买一样,实际上是一个消费者教育的过程,开始消费者认为线下可以追溯、可以追责、有更好的售后保障,大件电器难以想象可以通过线上购买,而今天基本已经打消了这一疑虑,医药电商也是同理。
谢方敏对这一比例的预测,也得到了其他几位嘉宾的一致赞同。马力与魏凯更是认为,从当前品牌与电商合作的趋势以及顾客的“复购率”等数据来看,未来医药电商占比提升到三成是大概率事件。
没有资金、专业团队,电商入行难?
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对比传统医药零售,医药电商较为显著的优势是用户大数据沉淀与分析,通过相对完整的数据实现用户体验的定制与提升。也正因此,使得电商的后台成本成为其竞争门槛,令诸多后来者望而生畏。
对此,谢方敏表示,广义上,所有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的零售行业都叫电商,电话、微信、QQ都是电子手段。“电商是一种时刻进行的状态。”但对于绝大部分的企业而言,做成京东这样的电商已经没了可能,“因为已经失去了历史机遇”。但做广义的电商,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辅助交易是没有门槛且可以持续进行。“零售药店的企业家们要想清楚做哪种电商,把自己定位成京东这样的就别想了。”
马力对此表示赞同:“新入行的电商想走我们的老路肯定行不通了,得做出一些特色来。”他给区域性连锁支招,建议这些连锁可以推出一些小的应用,如微信会员管理、用户推送维护等,深耕自己所属的一块区域。
展望:五年后中国医药零售新景象
那么,在医药电商代表者的眼中,未来五年医药零售将呈现一番怎样的新景象?
陈彦辉认为:“医药电商在医药新零售当中充当重要角色,是医药新零售的推动者和赋能者。”
谢方敏依然大胆预测:“我认为将发生三件事:1. 中国的百强连锁可能变成七十强;2. 院外销售占比一定提高。如果中国医改的参照对象是美国,中国药品流通率在未来五年之内有可能突破40%。一百块钱有40块花在院外,有60块钱在院内;3. 药品线上销售率提高十倍,包括保健品、器械、滋补品等。”
马力则认为未来药店的功能将更为细化,改变当前的“千篇一律”现状:“未来五年,药房将趋向聚拢,企业的技术水平会推进线上智能化诊疗,包括远程诊疗,聚拢之后更加有利于落实智能化。药房的功能定位会更加细化,现在大部分药房以药为主或者中老年慢病药为主,未来会出现以年轻人为主,打造健康+美丽为主的药房。”
魏凯重点强调了技术带来的改变:“再往后五年我认为新技术一定会全部应用进来,未来整个大医疗行业的方向是精准医疗,精准医疗涵盖两部分:一个生物基因,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个性化,每个人更加有效管治已病和未病。 另外一个是后天通过智能设备检测每个人的生命体征,比如血压、血糖、心率,形成连续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数据。通过新技术,让医疗变得更加的精准有效、可靠。”
◆ ◆ ◆ ◆ ◆
775048654@qq.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搜索更多财智热文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9794.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第一药店财智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