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免疫细胞治疗的浪潮之巅——上海

在全国92家肿瘤免疫治疗研发企业中上海汇聚27家,约占全国总数30%,共汇聚如科济生物、西比曼、复宏汉霖、比昂生物等一批优秀企业,其中西比曼与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文|苗先锋
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相当于每天癌症新发病1.2万,死亡7500人。随着产品不断被监管部门批准进入市场,免疫细胞治疗正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免疫治疗成为最大亮点,欧洲癌症大会,免疫治疗将可能彻底改变癌症治疗,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主旋律免疫治疗与精准医疗。
在国际上免疫治疗的热门研究:基因修饰T细胞(CAR-T、TCR-T)和免疫检查点抗体(如PD-1抗体),国内研究基本保持与国际同步,不断有优秀的公司、项目涌现。例如CAR-T的研究中国已经跻身临床研究第一梯队。截至目前,中国在ClinicalTrial.gov上登记开展CAR-T临床研究项目110项,已经在数量上超过超过欧洲,仅次于美国,超过全球注册总数40%,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上海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地,免疫细胞治疗的科学研究、临床以及市场化均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0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拿到了总后的临床应用批文,上海的卫计委也批准其可以临床引用,并在肺癌、肝癌治疗上取得良好效果。
上海免疫细胞治疗产业由如复星医药、药名康德、恒瑞医药等行业巨头布局,也有例如复宏汉霖、宜明昂科、科济生物、西比曼等后起之秀,亦有如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等一大批科研院所。
过往的微信中火石对科济生物、宜明昂科、西比曼、复宏汉霖等优秀公司已经做了较多介绍,本期重点介绍比昂生物、药明巨诺等优秀企业。
比昂生物专业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在全国拥有四个技术研发基地,开展基因载体克隆、病毒载体大规模生产工艺、基因药物载体纯化系统、干细胞修饰以及定向分化技术的研发与各类相关的科研项目技术服务外包。为了降低CAR-T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利风险,比昂生物自创立之初就着力攻克慢病毒载体难题,通过对慢病毒载体进行安全控制和改进,用药物实现了对CAR-T的控制表达。公司已与国内外300多家科研单位、医院和高校合作,并与欧洲最大的肿瘤医院IGR合作建立了临床转化中心,同时也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干细胞工程医学转化平台入驻单位、合肥滨湖医院CAR-T临床级慢病毒特供单位。
2016年4月,药明康德与Juno Therapeutics在中国建立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JW Biotechnology Co. Ltd),双方将结合Juno在嵌合抗原受体技术(CAR-T)和T细胞受体(TCR)技术,以及药明康德的研发生产平台及公司丰富的中国本地市场经验,联合打造中国领先的细胞疗法公司,为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病人开发创新的细胞免疫疗法。
公司在研产品包括两大类:生物类似单抗药(Biosimilars)和创新单抗药。主要关注的适应症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类疾病等重大疾病。目前,有10余种产品正处于各个研发阶段,首个治疗性单抗产品已完成澳大利亚国际I期临床试验,其国内临床试验正在顺利实施中;开发进度紧随其后的2个单抗产品分别于2012、2013年递交了中国临床申请,其中一个还递交了韩国的临床申请并获得许可进入临床试验;其他单抗产品分别处于临床前研究或新药发现/细胞株开发的不同阶段。嘉和生物的产品线中,除免疫检查点抗PD-1单抗药物外,同时布局了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生物疗法。
泽润生物于2012年底,沃森生物子公司,拥有新型疫苗研发的四大关键疫苗技术,包括重组蛋白抗原表达技术,重组病毒样颗粒抗原制备技术,新型佐剂研发和评估技术和灭活病毒疫苗研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了行业领先的研发中心、工艺开发中心、质量分析中心和重组疫苗临床样品生产基地。利用新型重组疫苗研发平台,泽润生物正在研发一系列新型重组疫苗产品,包括已经进入临床III期的二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已申报临床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以及其他多个市场前景良好的、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重组疫苗品种。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20493.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直面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