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正文

扁鹊飞救胸痛中心2.0发布 助力胸痛中心救治全程的实时质控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71阅读2018-04-10

现场专家合影

4月6日,在中国南方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期间,扁鹊飞救胸痛中心2.0新系统震撼发布。新系统实现了胸痛急救全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实时质控、自动填报、个人术后随访和基于智能12导联心电衣的家庭监护,并可扩展支持卒中、创伤、中毒、高危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等多中心急救体系的建设。此外,新系统支持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协同工作群,支持急救全程语音电子病历录入与工作群内实时连续分享,提供医院急诊科信息系统,打通医院的HIS/LIS/PACS系统,可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协同救治。新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救治过程的实时质控,在全球查新中未发现同类技术。新系统已经在部分医院的临床活动中得到了验证。

自从2011年3月27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建立中国首家军民融合规范化胸痛中心以来,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在国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和众多中国胸痛中心专家身体力行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许多痛点。许多医院记录胸痛急救过程的表格仍然是纸质化手工填写,不能实时记录,往往需事后填写,只能事后质控。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低下,记录数据也不准确,依据此数据开展临床研究,质量也无法保障。

当前,微信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社交工具,在胸痛中心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但微信里的数据无法与医院系统对接;微信也不能和急救设备对接,自动获取检测数据;更无法上传和留存在中国胸痛中心数据平台;不能以患者为中心建群,当出现多个患者时容易混淆;新加入群的医生看不到入群以前所有患者信息;非急救人员也在微信群中易泄露患者隐私。扁鹊飞救胸痛中心2.0新系统中的【飞救E信】子系统相当于医疗版的微信,不仅具有微信的便利功能,还克服了上述的所有缺点,用院前和医院内专科胸痛电子病历取代纸质表格,支持急救过程中蓝牙语音连续输入、急救工作群内连续实时分享。

新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胸痛中心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方便相关临床研究中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助力胸痛中心全程救治的实时质控。

制版编辑:宋亚波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创刊于1986年,为中华医学会机关报。本报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医学发展”为办刊宗旨,积极打造“中国医学学术发布首选平台”。

欢迎订阅信息导报

邮发代号:2-683;

订阅单价:半月刊,4.8元/期,115.2元/年。

咨询电话:010-85158530

投稿邮箱:cma_cmn@163.com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29460.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