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转化医学网 > 正文

生物医学杰青系统解析:女性更有优势,青千/优青等是必备,高引文章不可少,青千还得有CNS文章,天津医科大学后来居上

转化医学网371阅读2018-08-05

点击上方“转化医学网”订阅我们!

干货 | 靠谱 | 实用

来源:inature

2018年的拟资助杰青名单于8月3日公布,我们进行了及时的整理(杰青名单,点击阅读)。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生物及医学领域,我们经过统计发现:总共有50人入选生物及医学领域(注:化学相关的暂时没有统计,如孙志刚,田长麟,尹航,伊成器等);对于所有拟资助杰青的人来说,都获得了博士学位;相比于其他领域,女性在生命医学领域更有优势;所有的拟资助人,都具有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对于机构而言,上海生科院独占6个席位,天津医科大学及清华大学都是4个,总共有34个机构获得拟资助;有趣的是有74%的人都有留学经历;在获得拟资助前,大部分都是需要先获得优青/青千/百人等科研历程,想一步到位比较困难;对于大部分归国的人,时间点绝大部分是2011年以后;对于青年千人而言,有70%的人都有CNS文章;大部分人都有高引用文章;绝大部分人的最高引用文章次数都是大于100。

2018年拟资助生命科学杰青名单

----基本统计----

1.学位统计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所有拟资助的人都是获得博士学位,这与前5年的趋势一致(前5年统计,点击阅读),故要获得杰青,最少的条件是拥有博士学位。

2.性别统计

对于性别而言,男性比例为78%,而女性达到了22%,相比于今年其他领域杰青资助情况(女性约为11%),女性在生命医学领域占有较大优势。

3.职称统计

对于职称而言,我们发现教授有23位,研究员有23位,主任医师只有4位。故对于职称要求比较高。

4.机构统计

总共有34个机构入选,其中中国科学院有7个分支入围,占了15个名额,以上海生科院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了6个;对于高校而言,天津医科大学一下子大爆发,达到了4个,与清华大学并驾齐驱。

----深层次挖掘----

2018年拟资助生命科学杰青名单

还是上面的一份名单,在这里考察了申请人有没有出国深造,科研经历,什么时候回国,发表了什么文章(以Cell,Nature,Science,Lancet,NEJM,JAMA)统计为准,高引用文章以及最高文章的引用次数。可能查找信息不全,如有统计疏漏,请告之iNature。

5.留学经历

经过简单的统计,我们发现,总共有37人又出国的经历,尤其是在国外进行博士后训练。这说明,在国外训练之后,回国经过奋斗,成为杰青的概率非常大。

6.科研历程

这一次的拟资助杰青名单中,有10位是获得青年千人,至少有18位获得优青(可能统计不全),8位是中科院百人计划等。故要获得杰青,至少需要提前获得其他相关的科研历程。一步到位,比较困难。

7.归国日期

对于37位留学的人而言,绝大部分是在2011年归国的,否则时间点容易过(杰青截止时45周岁)。

8.发表文章情况

总体而言,在生物领域,对于文章要求较高,总共25位,有13位有CNS文章;而对于医学相关的,主要有5位有CNS/Lancet/NEJM/JAMA,这说明拥有这些文章也不是必须的。有趣的是,对于青千而言,多达70%的人是有CNS文章。

9.高引文章

对于高引用文章,是衡量学者在本领域中的影响。这次拟资助的名单当中,有30人是有高引用文章的。

10.最高文章引用次数

不同领域,引用次数相差非常大。但是总体而言,最高引用文章都能大于100。

----部分代表文章解析----

【i】孙强克隆猴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团队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该项成果于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在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同时这篇文章被选为封面文章,非常的有意思及轰动性。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两只克隆猴均为雌性。在科研人员精心呵护下,截至目前,两只小猴子的各项身体指标均很正常,发育状态良好。

【ii】王二涛: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我所王二涛研究组关于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论文“Plants transfer lipids to sustain colonization by mutualistic mycorrhizal and parasitic fungi”首次揭示了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并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

菌根共生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同盟,也是自然界最为广泛的共生形式。植物可通过与菌根真菌共生高效率的从土壤中获得磷和氮等营养;同时植物把20%左右的光合作用产物传递给菌根真菌供其生长。每年大约有50亿吨的光合作用产物通过菌根真菌被固定在土壤中,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理论认为糖是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碳源营养的主要形式。

图一: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碳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王二涛团队通过稳定同位素标定实验,首次否定了糖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主要碳源形式。同时,研究者采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代谢生物学的手段研究发现,植物宿主的脂肪酸合成对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是必须的,并且植物合成的脂肪酸能够直接传递给菌根真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植物基因合成的一类特殊脂肪酸分子,被植物的转运蛋白转运给菌根真菌。该研究系统揭示了脂肪酸是光合作用碳源的主要传递形式,推翻了传统认识,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二:通过阻断植物给菌根真菌提供脂肪酸提高植物抗真菌病害

同时研究还发现,在植物病原真菌相互作用中,病原真菌和寄主植物争夺脂肪酸作为其生长的碳源,进而侵染植物,造成作物的减产。通过降低植物病原真菌相互作用中脂肪酸的转运,能够有效的抑制病原真菌的致病性。该机理的揭示有助于将来选育抗真菌病害作物。该工作是与福建农林大学唐定中研究员和中科院植生所杨琛和陈晓亚研究员合作完成。该工作主要由姜伊娜博士和博士研究生王万晓、谢秋瑾等在王二涛研究员指导下完成。科技部青年973、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资助。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32559.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