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AgeClub > 正文

广州启风:5000万中老年粉丝/百万日活,一个老年新媒体的商业化路径

AgeClub93阅读2021-11-12

图片

作者/石薇  排版/Mico


前言:

作为一家专注微信生态的新媒体公司,启风(注:广州启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老年行业的关注并不算偶然。

2019年,在相继布局游戏、宠物以及生活等多个领域内容后,启风开始寻找新的内容方向和目标人群,李念在此时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启风,负责寻找新的流量突破口。

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下场景调研,李念发现,中老年人的文娱和健康需求强烈,但供给稀缺,触网的老年人更是少数。

他的脑子里浮现一个想法:“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的大趋势,老人的各种行为也必将朝着互联网迁移。有没有可能把老年人的需求从线下搬到线上,以内容的形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娱需求?”

之后,他与团队一起主攻老年新媒体方向,拓展了集免费阅读、网络短剧以及电商等多元化内容和产品板块,致力于丰富老年人的线上文娱生活。

过后来看,李念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

2019年,微信生态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公众号打开率下降,阅读量下滑。与此同时,随着智能设备在老年人中间的普及,微信的老年用户不断增长,成为新的增量所在。

这一点,通过几组数据可以得到佐证:

  • 腾讯曾在2015年的业绩报告里提到: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5.49亿,其中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约为2.3%,也即1263万中老年用户。

  • 然而,到了2018年,微信中老年用户数量陡增。微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岁至70岁用户达到6100万。三年增长了接近4倍。

  • 如今,尽管微信并没有公布老年用户数量,但其在国内月活已经超过11亿,是公认拥有最多中老年用户的平台。

专注微信生态的启风选择发力老年人群,无疑是乘势而为。


01 精准聚焦60-70岁老人

如何有效获取老年粉丝


布局老年新媒体2年时间,启风旗下微信生态矩阵已经拥有5000万中老年粉丝,小程序日活也高达百万。

值得关注的是,这5000万老年粉丝极为精准,70%的用户年龄层次在60-70岁之间,以一二线城市退休老人为主。

一开始,李念及团队并没有这么清晰的用户界定。“我们最初是打算聚焦50岁以上老人的。”但在运营过程中,他发现,50岁以上包括40多岁用户的文娱健康需求,并不像60岁以上用户那么强烈。

“这是因为,60岁以上用户基本已经完全退休,而许多四五十岁的用户还在工作,时间并不是那么充裕;另一方面60岁以上用户生理机能衰退更加明显,疾病也显著增多,对健康包括慢病管理的需求更强。”

考虑到后续的商业化路径,李念决定把目光聚焦于60-70岁之间的用户。在他看来,做新媒体必须对用户画像的颗粒度划分地足够细,才能更好把握用户需求和特性,进行精细化运营。

不过,从运营的角度来看,用户越精准,意味着寻找用户的过程更难。

过去几年,尽管启风在微信生态积累了大量的流量资源,也擅长于获取流量,但第一次聚焦老年人,团队都不知道怎么从茫茫流量中找到精准的老年用户。

“当时不知道这个年龄的老年人喜欢什么内容或者活动,所以花了挺长时间测试和调整。”

李念表示,从0到5000万老年粉丝,启风大致经历了2个比较关键的阶段:第一阶段是0-10万粉的阶段,也即寻找增粉方法论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10-5000万粉的时期,重点是规模化复制方法论,推动粉丝数量快速提升。

“其实第一阶段是最痛苦也是最难的,从0-10万粉丝,我们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才摸索出一些方法。之后复制其实并不难,无非是人力或者资金投入更大一些。”

总结启风的获客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0-10万的增粉方法论


(1)从泛人群中找到种子用户

由于长期从事流量运营与获取,在转向老年人时,启风团队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微信群资源。但如何从这些泛人群中找到精准的老年用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互联网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小步试错,快速迭代。李念及团队通过这种方式,首先找到一些跟老年人看起来关联比较紧密的微信群,例如养生群;之后在里面发布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内容、活动以及赛事链接,将群里的用户吸引到公众号和个人号中。如此方式多次测试和调整,最终找到了第一批种子用户。


如何判断哪些是老年人感兴趣的活动赛事?启风团队采取两个方法:

一是基于对老人的调研了解,举办广场舞、读书会等活动;


二是将线下的成功案例搬到线上。“例如我们会调研线下有哪些老年人的活动效果比较好,之后搬到线上来,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


(2)多元化矩阵布局


在第一批用户的基础上,启风开启了平台和内容的多元化布局:一是按照老年人的喜好创立了多个类别的矩阵账号,例如:传统文化、时事热点、军事、书画等等类目;二是依托微信生态,建立了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后来开设)等多个内容呈现平台;三是创作各种老年人喜爱的免费阅读、网络短剧等内容。


李念强调,多元化矩阵布局的前提,是了解老人需求,再根据需求策划他们爱看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内容展示的过程中吸引到更多老年用户。


(3)发挥老人分享裂变效应


在活动和内容的基础上,不少老人也热衷于分享,借助他们的分享裂变同样带来了许多新的老年粉丝。


(4)拓展外部获客途径


尽管启风是依托微信生态获取流量,但李念并没有把获客渠道仅仅局限在微信以内。在外部,他也积极寻找获客途径。


例如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他通过投放免费阅读或者网络短剧等方式,将老年用户引流到微信私域。


2、规模化复制,实现粉丝数量指数级增长


李念表示,规模化复制其实就是在方法论的基础上,扩大投入和时间。


例如最初只是找两三千个微信群测试如何筛出目标用户,之后把范围扩大到更多个群;之前通过微信个人号和公众号来承接流量以及吸引新的粉丝进入,之后开启多个账号吸粉等等。


02 依托微信

建立免费高效触达的私域用户池


依照探索出的获客方法,启风建立起一个依托微信生态的私域用户池。


在李念看来,微信的社交属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天然适合做私域的地方。不管是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汇聚起来的老年粉丝,还是通过个人号、企业号加的老年用户,都可以免费高效多次触达。


而在高频触达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老年粉丝的留存,就涉及到李念所说的“既要做增量,又要做存量。”


李念表示,增量是纳新,存量则需要排除变现的考量,真正研究老年人喜欢或者需要的内容和产品。


如何了解老年人的喜好和需求?李念强调了两点:


1、精细化运营


在获客阶段,启风团队会依照兴趣爱好、年龄等能了解的基本信息,对进入私域的用户进行标签管理。


“像养生群里获取的用户就会标注养生,健康群里就会标注健康,参加老年读书会的用户就会标注教育程度较高等等。”


李念认为,通过精细化的分类运营,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后期向老人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的方向。


2、多和老人产生连接


对于进入私域里的老人,启风在建立初步标签的基础上,会测试、研究他们喜欢的内容、产品,通过对应的内容、产品与老人产生更多的连接。


“例如有些老人喜欢唱歌,有些老人喜欢跳舞等等,我们会根据他们的这些需求产出对应的内容。另外,我们也关注到老人的健康需求强烈,也会为他们做慢病管理相关的服务。”


连接的过程既可以不断细化老人标签,让用户画像更明确,也在过程中强化老人对平台的黏性。


李念认为,用户体量足够大尽管可以很轻松的赚钱,但并不值钱。真正值钱的东西是基于对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把他们的标签不断的细化,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一个项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项目。


比如:旅游+唱歌,旅游+传统文化、慢病管理+产品、健康+养老院或健康+养老地产等,即能持续,又有价值。


03 发力网文、短剧和电商

探索多元化变现方式


在5000万老年粉丝的基础上,启风通过布局免费网文小说、短剧和电商,建立了以广告和电商为主的变现方式。


种种现象和数据表明,网文、短剧正在成为老年人文娱生活的一大板块。


社交媒体上,关于老年人沉迷网文阅读的新闻和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网文APP的内部工作人员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APP用户画像以中老年人居多。


在网文俘获不少老年人的同时,网络短剧也依托短视频的热潮,成为另一股备受老年人喜爱的内容形式。


根据《2020快手短剧生态报告》,截至2021年4月,快手短剧的日活跃用户超过2.1亿,半年增幅8%,平均每日观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剧用户占比达到9.7%,人数高达2000万。


在这一数据之下,结合社交平台“不少老年人沉迷短视频”、“老人爱上网络短剧”等现象,不难发现,老人是网络短剧的一大主要受众。


事实上,从网文、短剧的内容形式来看,它们大多具有几个比较典型的特点:戏剧冲突强、节奏快、爆点多等等,极易让人上头,也更能吸引文娱生活匮乏、精神空虚的老年人。


启风正是看到了这样一股趋势,专门针对老年人创作、生产网文及短剧内容,同时针对老人不愿付费的特性,推出了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模式的免费小说、短剧。


这种收入模式,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用户付费为主的网文变现模式,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迅速的用户拉新,以巨大的流量吸引广告主的目光,在老年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李念透露,目前启风主要变现形式有四种:


一是CPT,即以时间来计费的广告模式。“像我们常见的小程序开屏广告,可以按照投放时间例如开屏一周、开屏一个月等来计费;


二是CPA,这是一种按广告投放的实际效果计费的方式。例如根据用户的注册行为、填表或者加好友咨询等方式计费;


三是CPS,根据实际成交额与商家分成;


四是CPC,点击付费,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收费。


在根据免费小说、短剧获取广告收入之外,电商也是启风接下来布局的重心。


启风计划与更多优质供应链合作,打造出更好的养生、健康类产品,包括一些与慢病管理相关的智能健康设备等等,以更好地服务老人的健康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从启风的获客经验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关于运营、获客之外的的启发:


一是在规划阶段就考虑清楚后续的商业变现等问题。


过去几年,不少老年创业企业对于流量和变现缺乏系统规划,往往先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批老年用户,之后再粗暴变现,把老人当作“韭菜”收割。这样带来的后果是难以建立老人对企业的信任感,他们自然不会愿意付费。


二是根据规划,明确目标人群及需求。


在系统规划流量及变现的基础上,确定目标人群及其需求、喜好,再针对性推出相应内容和产品,无疑会让老人的接受度更高。其中,确定目标人群一定要足够细分和精准。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36272.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