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度魏则西事件到九院“整容门事件”看医生评价体系的历史性机遇

年初的百度魏则西事件让医疗搜索付费转化模式遭遇了重大挑战。而近日有网友发文自己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手术后,整形医生对其有不当行为。文章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有一点,因为患者对医学几乎一无所知,他们在遭遇病痛或者美容决策处于无助的情况下就会进行网络检索。作为最大的搜索引擎流量入口,就会进行非常多的控制、导流和分发,形成影响用户行为决策的力量。同样该女患者之前在网上查到余东医生,以及某些医疗app内的用户评价与案例,看微博上他发的手术还有文字感觉他“很前卫有自信技术也很好”!从而做出了重大决策。
因此在整个实践中,我们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余东曾经是一位主治医生(晋升副高没几年),在九院整形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患者是如何找到他的呢?我们发现患者是从网络搜索,一些医患评价的平台上看到更多的互动和评价、以及治疗效果较好的案例,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分析后,进行了线下转化。其实这是移动医疗标准的商业模式,改变了用户的行为必然带来价值。
那么无论是百度魏则西还是这次整容事件,医院科室或者医生个人为了在网络上让大众知晓,或者出钱购买广告位和置顶,或者自己运营或者让外部团队协助,占领用户的第一时间认知。那么在各个医患平台,为了个人排名突出,基于患者的各种评价行为,系统上就无法避免出现类似淘宝的刷单,这个甚至平台方是乐见其成的,希望用户充分活跃。如果很多青年医生组织水军,或者平台代为外包运营帮他活跃,进行虚假就诊经历的描述、评价、点赞、互动、分享,这都是很难避免的事情。如果出现获益就会诱发正反馈,也会在实战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我认为营销宣传和推广,进行有效曝光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名医也需要,无可厚非。但是如何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其实非常难解。我自己曾多次在淘宝上看到好评多的产品去购买,但等拆包才知道是另一番光景。那么我们重新回到医生评价体系的问题。
医生评价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术评价,基于职称、论文、基金、科研、学术职务等进行评价。第二是由患者进行评价,类似大众点评和好大夫模式。患者把描述就诊经历并打分。第三种是同行评议,其逻辑也就是如果医生看病去找谁,医生相信的医生。
三个评价维度,没有互相关联。我们碰到过很多患者评价非常好的医生,其实是“大病医不了小病治不死”,有时只是服务态度好或者会说话,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一些医术精湛水平高超的医生,其诊治患者的死亡率比普通医生高好多倍。因为实际上能治疗重症,有患者死亡率的科室和医院是水平高的体现之一,很多普通医院和科室是不敢收治重病人或者濒临死亡的患者的。但是患者往往是情绪化的,经历丧亲之痛后有时会把情绪在网上发泄给该医师,因此,完全的基于患者的评价体系有系统性偏差。
同样,虽然我们自己也是医务人员,但我们也会生病或者亲朋好友生病,那么我们寻找医生,通常不是唯教授论、职称论或者患者好评论作为标准,我们不会找一个七八十岁的老教授开刀,多数会找自己相信的医生,内部口碑医术和医德比较好的医生。因此其实专业人士和老百姓对一个事物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这很常见。远的不说,就拿证券公司和股票分析师的排名,老百姓会根据电视广播里面比较声音大的,和基于自己的认知投票排名,而“新财富”则采用汇聚专业买方研究人员,基于专业人士的判断投票排名。最后也让行业内和大众知晓。这就是标准的同行评议模式,不受老百姓的杂音干扰。关于医生的同行评议,把结果向医疗同行与大众患者输出,实时动态,相对公平的方式,目前行业内只有医库的良医榜在做。
医库良医榜是以地域和学科双重划分,对其进行交叉评价,寻找医生相信的医生,并将其量化打分,由医疗同行点赞和留言评价,以及医生的职称和医术等得到不同的权重分数,还会推荐出不同地区同行最相信的学科和医院。
医库的实名认证体系,确保只有同行的打分评议才会纳入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同行评议模式,一种全新的尝试,持续构建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四年里,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数据,还为优秀的青年医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新平台,为其他医生进行患者的转诊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数据。想要知道你所在的地区和科室,同行评议最好的医生吗,来这里检索吧!
- 上一篇: 2017新医改引发“十大巨变”对医院绩效管理冲击最大
- 下一篇: 欧茜:下笨功夫,开小诊所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8590.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珍立拍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 2022-06-21
对话以色列VirtuOptica:VR游戏自动验光配镜产品,打破百年传统配镜模式
2022-06-21微脉、动脉网、DTA联合发布《数字疗法价值评估和整合指南》,解码数字疗法应用
2022-06-17易参正式发布《2022 年度科创板生物医药行业股权激励报告》
2022-06-17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