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新医界 > 正文

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谁在看?

新医界53阅读2016-12-14

▲关注【新医界】了解民营医院新动向


现在很多医院也开了微信公众号,因医院性质和对微信的理解不同,其呈现出来的面貌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开设了微信服务号的,会以服务为主,并通过后台跳转,进入自己的微网站,以此来呈现更多的服务项目,可开发的内容包括有在线预约挂号等。而开设订阅号的医院,则一般把医院宣传作为重点内容。

 

与微信服务号不同的是,微信订阅号是被折叠到“订阅号”这个统一目录中的,也就是说,在关注者的手机微信列表中,并没有某一个单独的订阅号的名称,而是都存在于“订阅号”这个名称之下,需要打开才能看到。造成的结果就是,订阅号发了新的内容之后,并不会及时通知到关注者,只能等着关注者主动来找你。这种被动的存在方式,致使订阅号的大部分内容被忽略了。



那么,是不是说订阅号就不如服务号呢?

 

未必。

 

服务号虽然会存在于关注者的微信列表中,但从内容推送的频次上,服务号每个月只能群体推送4次,你可以一天内用光,也可以分布在一个月中的任何时间。而订阅号是可以每天群体推送1次的。所以在主动提供信息的方面,订阅号又有优势。

 

所以,使用哪一种公众号,要看医院对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和功能设定。偏服务的,多采用微信服务号;偏内容的,多采用微信订阅号;希望二者兼得的,就把两种号都开办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都是两种号都开设的,而且不止两个,而是一个矩阵,很多集团化的企业,同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可能有几十上百的。


定位


那么,如何定位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呢? 谁是我们的关注者?我们能为用户带来什么?


服务号


运营微信公众号,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目的性存在,比如是为了给就医人员打造一个良好体验,那就最好采用微信服务号,在通过第三方接口的技术开发,实现给就医人员更便捷的服务,如前面说过的预约挂号,每个科室排队叫号情况,化验结果、取药等提醒的功能。这些便捷功能的实现,即可使就医者成为了我们微信服务号的关注者。

 

而我们进一步的目的,打造良好的体验则是为了口碑,口碑更需要传播,这样,我们在就医服务上所下的功夫,才能获得正反馈——获得更多的就医者。此时,我们可能还需要开通“讨论区”的功能,为老病友提供一个咨询和讨论的空间,也吸引潜在的就医者来参与讨论,并在这个空间进行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如在线的专家讲座等等。这样的“讨论区”可以落地到有专人维护的微信群,也有同样效果。这样的群落吸引潜在的用户来到这个空间,进而引导成为前来就医的新患者。

 

在服务号内容方面,则需要针对“老病友”这个群体,进行就医后服务内容的传播,如术后怎么养等内容,以本院重点科室为重点,借老病友的口,传播我们便捷体贴服务的要素。这样,要比我们总是在介绍自己的医院效果要好得多。


订阅号


以内容为主的订阅号,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业内位置”,内容上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是最佳的。但同时,微信公众号毕竟不是教科书,对于专业知识要以一个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读。

 

可以从这样一个场景去考虑:我们的医生会介绍他的患者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不是任务摊派),告诉他的患者,这个号里的内容,既专业又通俗易懂,这种传播路径,患者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再辅以一些互动激励措施即可将患者吸引到微信订阅号上。

 

下一步要考虑的,同样是黏性。关注者对于订阅号的黏性,更多依赖于一种浏览习惯。具体说,就是在一个时间上获取一个相对固定的内容。比如周一介绍偏方,周二介绍专家等,再配合一些抢优惠(需要开发)的内容,比如应对雾霾的口罩,则能更好地提高黏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般的患者,这个黏性是有一定周期的,毕竟除了一些慢性病患者,“病”这个话题,一定不是长期关注的内容。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激活。


激活


实际上,大量订阅号的关注者,都是“僵尸”。如何激活这些人,也是公众号运营需要格外关注的一个方面。比较好的激活方式,对于服务号来说,是一些活动信息,以及通过一些线上、线下活动发放到关注者手机中卡券信息,提醒大家“要过期了”。而对于订阅号,“心灵鸡汤”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家都反“鸡汤”,其本质是去反不是我这个群体关注的“鸡汤”。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父母关注的“鸡汤”就是要反的,而关于“防小三”的鸡汤,则是男人们要反的,诸如此类。但是,大家看看自己的朋友圈,谁没有“鸡汤”呢?当发现一碗“好鸡汤”时,带来的则是新的关注或者是激活。


目标群体


至此,我们回到今天要说的主题——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谁在看?

 

更进一步的说法应该是“医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更希望谁来看?

 

因此,我们要从“希望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公众号”的角度,切换到“哪一部分人群看我们的公众号对我们的价值是最大的”这样一个角度上。

 

套用APP运营的观点“种子用户很重要”,而在评价种子用户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共建者”,他们一般是我们微信内容的强关联者,不但会定期看,还会分享我们的内容,参与并组织一些群的活动等。另外是一个群体是“校验者”,他们会对我们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突然不见踪迹或者取关,都有可能是我们内容需要修正的警示。第三个群体是“传播者”,他们乐于分享我们的内容,参与我们的互动,并且经常“抢”我们的优惠。

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定位,越是明确针对哪一类人群需求的,就越容易吸引人,也更容易引发“自传播”。那么,医院需要多少个公众号,开办什么类型的公众号,就要根据医院向公众打造的品牌印象中的要素构成来确定了。


-END-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查看干货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8705.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新医界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