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惊人“回扣”调查的背后,你到底知道多少?
来源:医脉通;作者:常乾坤
近日,央视一则“一段惊人的央视调查!你买药的钱近半成他们的回扣!”为题的报道称: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6家大型医院,发现医药代表拿到的提成是药品价格的10%,而医生收的回扣是药品价格的30%-40%!医药代表称,若医院药品采购目录里有两种药是治疗同一种疾病,医生一般会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此则新闻一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医疗行业内部,有了激烈的讨论和思考。有关医生拿回扣问题由来已久,你是怎么看的?
央视记者调查:高回扣下的高药价
医生拿回扣为何早已被默认
医生拿回扣早已成了行业内不言自明的共同“认知”,行政主管部门不知道吗?纪律监察部门不知道吗?医院管理人员不知道吗?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但为什么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因为除了收回扣,医生的那点工资和奖金是很难养家糊口的,以当前的收入情况来看杜绝回扣也许就等于对医生赶尽杀绝。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补贴不到位,医院对医生的收入没有大的投入,谁还能鼓足“勇气”去查医生拿回扣的问题。在业内不少人看来,只要你做的不过分,只要你不被人举报,就不会有人来查你。
不要只看到医生拿回扣!
与其说,医生拿了药品的回扣,倒不如说是在为现行的医药体制在买单。原本高收入的群体,被变相压榨劳动力,迟迟得不到正常的薪酬待遇。医生为了生存,药企为了竞争,医院为了发展,都在“各显神通”。殊不知,哪里存在着政策执行的漏洞,哪里就会成为“补充缺位”的无底洞。当把回扣问题都归结于医生时,也仅仅看到了最表面的现象。因此,深层次的问题亟待下一步的改革来解决。
拿药品回扣是一件光荣的事吗?
在医疗口,上到卫生主管部门的官员,下到医院的管理者与医生,被抓被罚的现象屡见报端。当一个错误的行为被大家广泛默认时,就造出了“法不责众”这个词。即使正常的收入再不高,即使整个行业再让人不满,但不得不说,这种默认是畸形的、病态的、可悲的,拿回扣不应单纯的理解为卖商品拿提成那么简单。因为患者不是商品,诊疗也不是买卖,生病看病,吃药打针,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样默认迟早要更正,要逐渐转向正规!
严打拿回扣为什么令行禁止?
围绕医生拿回扣无论从政府还是从医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但是执行的效果却不尽人意。阳光用药的一些举措,如原本针对医药代表的“反统方”软件基本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取消药品加成本,让不少医院的药占比不升反降,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让医生拿回扣的问题有增无减。药品集中招标与采购,反而催生了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医药分开,却依然“难分难离”。腾笼换鸟,提高医生收入,如海市蜃楼般遥遥无期……一系列举措雷声大雨点小,局部的斩断与变相的执行,让政策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不破不立,杜绝医生拿回扣问题需要从整个系统去判断,从整体上去规划,稳打稳扎,从根本原因上去解决。
中标价为啥比市场价高那么多?
媒体报道,一般药品中标价是市场价的5—10倍,原来不是药品贵,而是其中的猫腻太多了,各个环节犹如被吸血,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从招标上来看,为了能保证药品高价中标,他们必须打通各个环节,涉及不少部门中的不少人,这笔费用就是所谓的推广费;其次,为了让各大医院积极采购,他们还要给医院、医生、医药代表送去所谓的“返费”;再者,药品进了医院,要是医生不用药品也卖不出去,医药代表就要去公关医生,就是所谓的“回扣”。
药品回扣中的高额利润在哪?
以前药厂批发给医药公司、基层医药公司、然后到医院,走的是市场流通环节。就像你去市场买菜,货比三家,比价格、比质量、比服务,那时候没有医药代表也没有医师拿回扣这现像。改为集中采购后,药厂变为直接面对医院,变成零售商。在药品中间利润分配的整个过程中,医药公司、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的分配比例基本是一定的。要想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主要是通过抬高中标价,从而抬高中间的利润。价钱越高的药品回扣越多,而部分医生为了拿高回扣,开高价药也就成了可能。
报道完全把责任扣给医生了吗?
央媒的报道被基层医生广泛误解为将拿回扣问题直接怼给医生,因为回扣问题被曝光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回应,“加强面上排查和整治,狠刹收受回扣的不正之风”,类似这样的回应是常规也是职责,但他们的举措和惩罚单纯的剑指医院和医生,也就是说把药品回扣的帽子结结实实的给盖给了医院和医生。所以相关部门一经回应,立即引起了业内轩然大波,使得不少医生质疑和“喊冤”。
其实,这样的理解不免有失偏驳。因为在报道的最后,专家表示了药价虚高问题表现在“药”,其根源在“医”,也就说这是整个医药体制的问题,罪过不全在于医生。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恩表示:药品从厂出来再进入流通,流通再进入到医疗服务的机构去,所有的环节里边都可能形成药价虚高,所以我们单方地去强调某一个方面的责任,实际上是不太妥当的,也不是公平的。不能够单兵突进地去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从采访的这些专家表达的意见来看,报道的确没有单指医院和医生。
报道最后还引用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改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中的内容:国家将继续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引导公立医院从依靠销售药品转为依靠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加收入;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鼓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不难看出首提的是破除以药养医,而不是医生拿回扣的问题。因此从政策方面,并没有将收回扣的帽子盖给医生和医院。
加之不久前,也就是12月2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期间深化医改五点重点任务,其中第二条、第四条出现了“降低药品等价格”与“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这样的表述,由此可以看出推动药品改革已缓缓拉开大幕,药品方面的改革在未来的工作中举足轻重,等到大潮退岸方知谁在裸泳。
报道的结尾处,不难猜测最深的用意是再次被点出的福建三明的医改成果,曾是三明医改的设计者、现为福建省医保办主任詹积富接受了采访。报道对三明医改的“三医联动”,有力的控制了药价虚高问题进行了举例解读。这让人不难联想到近日下发的学习“三明模式”的文件,可能为下一步推行该模式打下舆论基础。
作为党的喉舌,一项历时如此之长的调查,绝不是曝光几家医院的管理问题,也不仅仅是为处理几位收回扣的医生,而选择在近期公布也绝不是那么巧合的事情。作为医疗行业的一分子,真心的希望能够真正捅破医药行业这层模糊的糊窗纸,发现深层次问题,解决多年来的改革顽疾,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让医务人员得到合理的薪酬待遇。具体这个报道的用意如何、意义多大,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9414.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医脉通
最近文章
- 2017-03-26
- 2017-03-14
- 2017-03-12
- 2017-03-11
-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