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品营销基础上规划大健康品类的设想

文:刘宁丨烟台中医世家连锁公司运营总监
编者按:单品营销的利与弊已经在业界进行过多轮较为透彻的讨论,但如果从规划药店大健康品类的角度来实施单品战略,能否找到单品与品类之间的平衡点?烟台中医世家连锁公司运营总监刘宁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单品营销和品类营销区别在于:单品营销可以在短时间看到销售额和毛利额的变化,但是单品突破往往伴随着高强度的考核、激励与相互PK,往往成公司从上到下高度关注甚至是唯一关注的事情,员工在一种高压氛围中,只讲结果不讲原因,而且还处在相互推高的博弈心理中,很容易做出一些极端行为,从而忽略专业服务与顾客的接受能力,转向过度推销与夸大宣传等不当服务,甚至对无需求的用户进行忽悠式推荐。所以,要避免单品营销可能的伤客后果,事先选择百搭产品来关联销售、联合用药等,是业界通常的做法。
从单品到品类规划:围绕大健康展开
重视品类营销,进行品类性的关联(例如:女性客类,首先要做“磁石”品类,关联儿科,延伸减肥美容,关联奶粉尿布,延伸母婴用品和美妆药妆),使得每个品类都有百搭的产品,则可以提高药店多个重要品类的整体关联率。
品类营销,首先要要明确哪些品类适合做品类营销。笔者认为,药店品类营销中最理想的品类是非治疗性品类,诸如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体检等大健康品类。疾病治疗是必须的,但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健康的需求,健康才是人最根本的渴求和欲望,按此人性需要构建并调整品类才能被最大多数的顾客认可接受。
到药店买药的70%是家庭主妇,一般全家人的用药基本由其搞掂,因此药店品类设计与促销要适应主妇为主的购买人群,涉及家庭成员健康需求的所有品类尽量齐全。
在结合单品营销的方法与模式下,品类营销回避了伤客、截留等弊端,可以更好更快地为顾客的需求提供多个套餐,从而增加顾客的信任度、粘连度、满意度。
遵从二八法则优化商品结构
除了以上的品类规划,药店还要按照二八法则来改变商品结构:
(1)20%包括畅销5%的商品,这5%就是价格低便宜的(例如:慢性病低价格带产品),最好是品牌,把这5%的销售额做大,跟供应商做战略合作,多争取活动资源;15%是销售高、毛利高、品牌知名度高的“三高”产品,这些产品的促销活动还要有特色,例如感冒用药品牌的产品每周都要有促销活动,让顾客感觉每次都有优惠,还不重复;同时跟供应商谈判,以价格为核心。
(2)80%包含65%的商品产生13%的销售额,这些商品是需要做活动的商品;10%的商品产生4%的销售额,这类产品要按照小分类,细化各个小分类的销售(例如:雾霾天气的销售,不止能销售口罩,还可以从是否过敏、提高免疫力、清肺等的产品入手);然后加强保健品和中药、器械的占比,提高关联销售。
(本文系选自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厦大医药商品四班学习交流文章)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1081.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第一药店财智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 2022-05-25
微博公布IP属地后“天下牙医尽在广东”!牙医IP营销怎么做才好?
2022-05-24打通中药材全产业链,珍宝岛旗下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提供了哪些借鉴?
2022-05-07- 1650972787
- 2022-04-13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