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AgeClub > 正文

阿里/京东入局,多家年营收过亿公司诞生,解析居家护理市场三大趋势

AgeClub29阅读2022-01-19

图片

作者/秦子惠  排版/Mico

一直以来,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都是困扰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患病率增高且治疗、康复周期较长。当处于失能半失能或者失智等状态时,他们的自理能力逐渐降低,不得不依靠外界帮助才能保证日常生活。

为了解决老人的照护问题,市场衍生出多种解决方案。其中,居家接受护理服务则是不少老人及其家人的第一大需求。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期望接受家庭护理和居家护理的比重接近70%,有居家护理需求、申请服务的失能人员占半数以上。

依托老人居家护理需求,国内外许多企业相继入局上门护理这一市场,还出现了诸如福寿康、Honor等在内的独角兽级别的企业。

但从国内居家上门护理市场的现状来看,整个市场仍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企业尚未探索出可规模化复制的商业模式,用户端观念及支付等问题也未能得到完全解决。

不过,转机正在出现。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养老相关政策及制度。同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历五六年的试点探索,日趋完善和成熟,有望在全国陆续铺开。

当支付这一最关键的痛点得到解决,我们认为,国内居家上门护理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为此,我们梳理了国内外上门护理市场的发展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国内企业更加明确这一市场未来的方向。

01

失能失智老人超4500万居家上门护理释放巨大潜力

前不久,美国头部老年居家护理平台Honor宣布获得7000万美元资金和3亿美元债权E轮融资的消息,让居家上门护理这个市场再次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根据报道,此轮融资后,Honor估值超12.5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老年护理网络和技术平台。

事实上,居家上门护理的热度不仅仅在国外,国内近几年同样出现不少入局的企业,背后不乏巨头和资本的身影。

这一热点的背后,实际上是数量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对专业居家护理服务的旺盛需求。

1. 失能失智老人约4500万,专业照护需求旺盛

理论来讲,上门护理面向的用户并不一定是老年人,但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机能下降,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他们客观上成为对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最大的人群。

根据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测算,我国老年人平均有8年时间都是带病生存,“长寿但不健康”的问题在老年群体中极为普遍,并且老人们大都无法享受专业化的医疗照护服务。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失智人数约为4500万。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也显示,我国75%的老年人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病,16%的老年人存在失能或部分失能症状,4.8%的老人则处于完全失能状态。

老人自理能力下降及疾病多发,催生出他们对专业照护的旺盛需求。

这一需求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例如助浴、助餐等;二是对基础医疗护理的需求,例如上门打针、压疮预防和护理等。

未来,伴随老龄化趋势加深,老人对专业照护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2. 居家照护服务更受青睐,但家庭照护人手不足

关于养老照护,市场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包括:机构照护、社区照护、老年康复院、上门照护等。

但从照护场景来看,无论是老人的需求偏好还是政策鼓励,居家养老都是当前的主流。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愿意居住在熟悉舒适、邻里关系良好的生活环境中,认为养老机构氛围相对压抑,情感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

在政策层面,我国也一直鼓励推行“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享受居家照料服务、7%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及3%的老人享受专业机构的养老服务。

这就决定了,相比机构和社区照护,家庭是老人接受照护的主要场景。

而在家庭场景里,往往面临家庭照护人手不足的难题。

一直以来,绝大部分老年人的医疗照护主要依靠他们的子女、配偶或者家政服务人员,其中由子女照护的比例高达50%以上。

作为独生子女一代,80、90后渐渐步入婚育年龄,“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特殊性家庭结构随之出现,子女照护负担较重。

同时,多数需要接受照护服务的老人属于失能、半失能状态,照护过程中多少会涉及老人的翻身、挪动以及医疗服务等,家庭成员的照护大多难以保证专业和安全,可能对老人的身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种种困难,都意味着专业上门照护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和潜力。

3. 长护险扩大试点,有望解决支付端难题

需求之外,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代表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试点,也有望解决支付端难题,推动整个居家上门护理市场迎来转折。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个体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疗养院治病医疗,为专人陪护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的保险制度。

在国外,居家上门护理市场的成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护险或者政策补助等社会福利的推动。

我国也于2016年开始长护险制度的探索与试点。

  • 2016年,人社部出台《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取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20年扩大试点至49个城市。

  • 2021年7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联合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各试点地区要从促进标准统一性、待遇均衡性、制度公平性方面充分认识统一规范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评估标准(试行)》的实施应用。

截至2021年8月,长护险已覆盖参保人数近1.34亿,累计享受待遇人数为152万人。

未来,伴随长护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势必带动居家护理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02

入局企业多元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

近几年,不少企业乃至资本和巨头都关注到居家护理市场的潜力,相继入局,部分企业也探索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甚至诞生了一些年营收过亿的公司,但行业整体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1.入局企业多元,整体仍在探索

从国内居家护理市场的现状来看,企业基本创立于2010年之后,2015年左右迎来创业高峰,多家公司相继注册。

这一趋势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

  • 2010年前后,国务院出台文件通知开始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行业。2013年,养老行业进入市场化元年,开始转向由市场主导发展。

  • 2015年,政策出台密集,养老产业开始从机构养老转向社区或居家养老。

  • 2017年,国务院提出要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做好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衔接,并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 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应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和保障,鼓励照护机构提供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长期照护,大力推进“互联网+照护服务”。

AgeClub统计了国内入局居家护理市场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为首的巨头企业,以福寿康、小柏家护、金牌护士为代表的居家护理专业机构(平台)和以越秀银幸、龙振养老为代表的综合养老服务机构。

图片

整体来看,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居家护理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

其中,专业居家护理机构里,除福寿康、小柏家护等几家知名企业外,大多数公司均未能实现规模化发展。

而成立时间相对较早的综合养老服务机构,近几年也敏锐嗅到了养老市场主阵地转移的趋势和政策的变化,陆续将业务范围延伸至居家护理领域,但多数还是以补充业务的形态存在。

除此之外,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军上门照护行业,陆续在自有平台上推出为老年人打造的专业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包括上门治疗、上门换药、康复辅助等多个项目。

  • 2020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家庭医生服务。2021年,金牌护士、医护到家等上门护理平台相继入驻京东健康,为家庭场景下的老年群体提供护理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

  • 2021年5月,阿里健康推出“寸草心”服务,采用“在线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护士上门护理服务。

从资本市场的参与情况来看,国内居家护理企业的融资情况主要集中在战略投资和天使轮阶段,获B轮和C轮的企业不多,资本市场的关注程度不足。

但其中,也不乏获投数亿元融资的龙头企业。例如福寿康已获启明创投、红杉资本在内的多家机构的多轮融资,深受资本市场青睐。

2.两种服务模式并举,侧重方向各有不同

从企业的服务模式来看,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

图片

第一类是以福寿康、小橙长护为代表的拥有实体站点或专业团队的企业机构。

这一类型的机构主要围绕居家护理、康复保健和健康管理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场景下的全方位一站式照护服务。

同时涉足护理人员培训、智能硬件设备开发、辅具租赁等领域,旨在以多项增值服务实现照护效果的不断提升。

以福寿康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居家医疗照护机构,福寿康以长护险服务切入,依托专业医疗团队,基于“医疗护理站+社区照护中心+养老院”的服务网络体系,辐射周边社区和街道。

福寿康上门护理服务针对的人群覆盖健全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全失能老人、疾病期老人及失智老人,服务层面也相对完整,除了提供专业日常照护、医疗护理、专科护理等之外,还提供辅具租赁、适老化改造和金融保险等服务,并成功复制到全国近40个城市。

小橙长护也一直在探索上门照护服务的体系化发展,首创“产品+服务+信息化”模式,其服务涵盖医疗护理、智能适老化产品、护理培训学校、长护险服务等,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构建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以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多重需求。l

除此之外,青松康护、越秀银幸、瑞泉护理等养老护理服务机构也都已布局上门护理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整合式照护服务。

  • 青松康护从老年人的“个性化健康需求”出发,提供“远程+上门”的医疗照护、慢病管理、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等全方位服务。

  • 越秀银幸“社区居家”板块下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入户的护理服务,包括居家康复护理、营养膳食配送、陪同外出就诊等个性化服务。另外,越秀银幸也在针对适老化改造入户和智能监测设备入户进行设计。

  • 瑞泉护理提供居家陪护、卧床洗澡、陪诊接送等服务,并提出“网格化”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根据小区数量设立服务站点,每个站点分配一名护士和十名护工,并搭配自主研发的护理设备,可以提升护理效率。

目前,这类服务机构也在相继布局线上数字化平台,依托线下护理站和专业团队,打造“互联网+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第二类则是以小柏家护、医护到家、金牌护士为代表的依托互联网技术,链接护理人员与老年患者的O2O平台。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份。这一政策的提出意味着“网约护士”正式获得官方许可。

通过这种由平台搭建渠道,护理人员线上接单、线下服务的便捷模式,老人们只需在手机APP上选择项目并预约下单,就能享受到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专业服务。

这一模式的运用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看病就医难”的现实问题,提升了护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可以预见,智能化和数字化愈加成为未来居家养老和上门护理服务的刚性需求。
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运营平台,医护到家以“线上调度+线下服务”为抓手,为高龄人群、失能半失能人群等提供全方位、专业便捷的护理服务,包括上门护理、健康管理和陪诊陪检等。

通过“医护到家”APP,老人们可以预约周边医院的执业护士,在家中享受打针、输液、换药、导尿、鼻饲、压疮和造口等常规护理服务。

同时,医护到家还配备严格的风控体系和专业的医疗评估体系,旨在为患者和护理人员均提供安全保障。

近年来,金牌护士也在积极打造居家场景下的“医护康养”一体化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与各地公立医院合作,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医护服务,包括居家康护、疼痛管理、睡眠管理及心理疏导等。

居家智能监测、健康档案管理等项目也作为护理服务的保障体系被嵌入其中。护理者可以实时掌握长辈的体征状态异动,提供及时有效的精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以医护到家、金牌护士为代表的互联网+护理平台,也开始寻求与京东健康等巨头打造的平台合作,利用巨头的供应链能力和大数据支撑,实现护理服务和供应能力的资源整合,为老年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除外,小柏长护、医家通、E家康护等“医护上门”平台也都在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服务模式,旨在以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专业的护理技术,满足老年人居家场景中的服务刚需。

3.TO B为主,TO G/C为辅的商业模式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目前国内提供上门照护的服务机构主要依赖B端业务,以此来获得各类渠道的老年客户资源。

  • 医护到家寻求与社区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及社区康养组织合作,由平台派遣覆盖范围内的注册护士,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同时,医护到家还与保险公司合作,以保险产品为补充,打造“健康+保险服务”的营销模式,吸引更多老年患者关注。

  • 金牌护士通过互联网护理平台,签约全国范围内的医院、养老机构、保险机构,整合医疗照护服务资源,设置增长、增值和交付团队,打造“平台获客+用户管理+服务交付”的盈利模式。

  • 小橙长护与养老超市、社区养老机构、药企、保险公司、职业培训、配餐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把握精准流量入口,推动护理服务实现良性循环。

除外,政府采购也一直是国内居家护理机构探索的商业模式之一。

福寿康除了与多家公立医院、医疗中心、养老机构达成合作以外,还承接政府采购项目及公益创投项目百余个,服务10万余人次,旨在实现政府业务(to G)、机构业务(to B)和个人业务(to C)的并驾齐驱。

总体来说,由于市场起步较晚,国内上门护理行业发展至今仍处于初期阶段,还未能跑出完全规模化并可复制全国所有地区的商业模式,这片蓝海市场仍有待开发。

03

需求端、市场端皆有痛点爆发还需要时间

从2010年左右开始萌芽至今,国内居家护理市场的探索超过10年,但在这10年时间里,跑出来的企业屈指可数,更多的是半路折戟,黯然离场,尽管市场潜力很大,但难题也有许多,尚需时间解决。

1.从用户端来看,最大的痛点有两个:

(1)支付力不足

上门护理服务针对的是刚需,无论老人贫穷或者富裕,都可能存在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而富裕老人在当前仍然属于少数人群。

我们统计了部分企业上门护理的费用,基本都在100-500元每小时或者每天,月费则在2000-8000元不等,价格相差较大,所能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

可以确定的是,对于多数退休金在2000元以下甚至没有退休金的老人而言,一个月即使多出三五百的护理费用,都是巨大的负担,尤其是这些老人大多本身伴有疾病,平时的医药费等各种支出已然不低。

尽管长护险如今正在扩大试点,未来有望解决支付端这一痛点,部分企业也已经从长护险制度中获益,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这一制度的完善和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

(2)观念难以转变,不愿接受上门护理服务

老人及家人的观念难以转变,也是制约上门护理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

上门护理涉及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基本医疗护理,其中不少会触及老人隐私,即使是家人提供护理都会有强烈的心理负担,而当护理的人变成陌生人,老人自然抵触心理更强。

2.从企业端来看,主要问题在于人员缺口和服务难以标准化。

(1)护理人员缺口较大,照护水平有待提升

上门照护服务不同于医院场景下的护理服务,在无法遵循医嘱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逐一评估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可以承受的服务项目,这需要具备更为专业的判断水平和照护能力。

在日常生活照料以及疾病治疗康复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尽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和自尊心,不能将照护服务停留于单纯的医疗层面。

出于一些负面的刻板成见,国内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相对较低,导致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口较大,供需严重失衡。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持证率低于50%,且初级养老护理员占持证人员的70%以上,平均1位护理员需要服务近10位失能失智老人,兼顾医疗及日常照料各个方面。

同时,国家对于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人才扩充机制和行业准入考核标准尚未完善。

总体上看,我国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差异较大,未能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和品质化的服务体系,失能失智老人的特殊照顾需求难以得到保障。

(2)区域性经营为主,规模化扩张困难

福寿康创始人张军曾表示,“越是专业化的服务往往越难实现规模化的扩张”。

目前国内从事上门照护的机构,除了线上平台外,围绕线下实体站点且拥有自有专业团队的企业大都集中在所属区域经营,未能实现规模化的复制。

如何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是困扰多数上门护理企业的一大难题。

04

国外居家护理三大趋势:个性化护理+代际陪护+智能硬件

从国外居家护理市场的发展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完备,人均支付水平普遍较高,居家养老照护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有许多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

因此,我们梳理了国外一些居家护理机构和平台,这一市场主要呈现三大趋势:

图片

1.提供个性化护理设计,鼓励家庭成员参与

与我国上门照护服务模式不同,美国居家照护行业大都依赖较为成熟的医疗技术和前进的智能设备,为老年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护理。同时,营造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性关系也是机构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以2006年创立于荷兰的非营利性组织Buurtzong(博组客)为例,这家护理机构使用国际护理分级Omaha体系,从老人过去和现在的身体情况出发,在对环境、心理、生理等因素进行维度的分析归纳后,提供老人专属的整合性护理计划。

除外,Buurtzong为了使老人和护理人员可以达成以合作为前提的服务模式,会在允许范围内向护理人员分享患者的基本信息,并鼓励老人家属以及社区社工合作参与,享受服务的同时积累护理经验。

目前,Buurtzong的居家护理服务业务已复制至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成功实现全球化布局。

美国居家养老的陪护平台Aveanna Healthcare也正积极实践这一模式。这家公司主要提供私人家庭护理服务、医疗解决方案、家庭健康管理及临终关怀等服务,考虑到大多数老人健康状况的复杂性和特殊性,Aveanna Healthcare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设计以及专业临床医生一对一的治疗照护。

Aveanna Healthcare平台也允许家人可以参与到专业护理的学习过程中,以便在护理人员还未到达的时间段中,为老人提供急救与基础护理。

2.搭建社交桥梁,“零工”代际陪护实现双赢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老年人的心理压力,提供医疗护理之外的人文关怀,美国多家护理机构另辟蹊径,构思“代际陪护”的思维模式,以轻松友善的人际关系为前提,为老人提供医护帮助和社交需求。

作为连接大学生与老年群体的居家养老护理平台,Papa于2019年在美国创立,截至2021年11月已获D轮融资,业务布局全美17个州。

Papa为有经济需求的大学生和有陪伴、陪诊、乘车、做家务等日常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搭建桥梁,将代际老年护理模型整合到自身的商业模型之中。

这种让护理需求与经济需求直接对接供给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独立能力,也为年轻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实现双赢结果。

美国公司Naborforce也利用专有技术平台,让有需求的老年人与社区成员里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建立联系,以便按需提供轻度援助和社交联系。

3.重视智能硬件设备,以科技支撑护理服务

美国在线居家护理服务网站Honor,通过“Honor Frame”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护理服务,Honor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操作简易的平板电脑,以便他们及时更新服务需求,并提前知晓护理者的工作经验、背景资料等。

同时,Honor也在接受服务的老人家中安装监控设备、自动报警设备、医疗辅助设备等,以保证在家属不在场或人手短缺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也能完成专业化的服务。

除Honor外,Hometeam公司也为被护理者家庭提供平板电脑,使护理人员和老人及其家属可以随时就身体状态、服务需求等问题进行交流。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38358.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