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我头条 > 三六九医彩网 > 正文

中国民营口腔的黄金二十年,也是被舆论围追堵截的二十年

三六九医彩网107阅读2022-05-20

原标题:中国民营口腔的黄金二十年,也是被舆论围追堵截的二十年

前几日,通策旗下杭州口腔医院3天3遭电视曝光医患纠纷的事件引起了热议,尽管还未完全得以盖棺定论,但通策却已先一步收获了“罚单”。5月12日开盘,通策股价小跌2.67%,成交价132.7。

诚然,这对于见过大风大浪的通策来说“伤害”甚小,但加之早前的武汉爱尔眼科纠纷事件、广州海斯口腔纠纷事件,民营机构在医疗纠纷面前的被动处境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不知何时开始,“事实结论未出,舆论先步‘社死’”成为了民营医疗在舆论场的主旋律。民营“原罪”姑且可算作原因之一,但这种无差别打击的锅,却非是资本以一己之力可以背下的。

01.

2000年,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营利性医疗机构将采用和非营利性不同的政策及管理模式,成为了民营医疗的市场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民营牙科成为了第一批获益者,爆发了最早的一批机构品牌。

政策发布次年,刚成立两年多的瑞尔集团就拿到了百万美元融资,开始全国扩张的脚步;而成立于1995年的海涛口腔也乘上了这一政策东风,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口腔连锁机构。

这是中国民营口腔医疗发展的黄金二十年,却也是被社会舆论围追堵截的二十年。因为,就在民营牙科起步的同时,另一个对社会影响更为重大且深远的行业,也开始了快速的发展。

2000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一片喧嚣中拉开大幕。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开始占山为王;搜狐、新浪、网易远赴纳斯达克上市;网民暴增至890万,上网计算机350万台;新浪成为了“民间通讯社”的标准制订者,腾讯在5年后注册用户过亿,最高可卖20万的“Q号”成为了虚拟变现的典范。

电子商务爆发为网络推广带来了巨大的传播力,互联网产业开始将触手伸向更具社会普及度的民生领域,其中就包括了医疗和教育。

随着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的政策的相继推出,互联网及数字化医疗服务的新业态不断涌现,39健康网、丁香园等如今的数字医疗名企相继创立。尽管医疗的特殊属性使其网络革新之路多遇险阻,但随着民营商业化的发展,医疗这一高专业壁垒的封闭行业,最终也不可避免的被拉到了互联网的镁光灯下。

就这样,民营牙科与互联网开始了相爱相杀的“激情燃烧岁月”。

02.

随着个人的社会属性从线下被拉入线上,社会的话语权重也开始从组织体向个体倾斜,在网络这个数字化的“民主社会”,个人的发声辐射圈被无限扩大。

新媒体成为了维权的双刃剑,不仅为正常的维护医疗权益者提供了发声便利,同时也给非理性维权者、职业打假人、不明所以的跟风评论家们提供了称心的抓手。

正如很多医生的感叹,尽管法律对于“医闹”行为已无限趋近于零容忍,但似乎“闹”们不仅有增无减,破坏力也在变得更大。

他们熟知侵权法律,也懂得取证程序;他们能在网络上迅速集结起来,互通信息的传递;他们懂得分工合作,善用所长,总结了更加科学的实践方法论;他们的“口腔维权指南”堪比四库全书一般丰富,更能举一反三,灵活应变;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共情,懂得彼此的疼痛,深知团结的威力,“victims help victims”。

在门诊打砸抢的暴力患者“按闹分配”的岁月已然过去,网络“维权者”们的舆论“霸凌”时代早已到来。

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引发了全民声讨的互联网地震,被舆论按在地上爆打的除了百度竞价,还有被打上标签的民营医院。

事件发生后,民营医院成为了大众眼里为利益不择手段的“医商”。政府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加大监管,限制了很多技术在民营医院的开展。而民营口腔因为自身的医疗特性成为了受限较小的专科之一,却也因为消费属性带来的商业化特质而在舆论场中更加如履薄冰,一点点风评的风吹草动,就会让机构形象伤筋动骨。

事实就是,尽管民营口腔机构仍是从事着医疗工作,但在信息网络的世界里,却已俨然成为了“挂牌商品”。和外卖平台的商家店铺、在线商城的上架宝贝一样,时刻都要接受着大众的注视,所有的“顾客点评”与“围观投诉”都被赤裸裸挂在市场的“详情页”。

03.

去年两会期间,四川省政协委员寇恩培提出一则限制医疗机构进入大众点评等平台的建议,引起了热烈讨论。

寇恩培认为,医学作为具有特殊属性的服务,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也不仅仅是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的传统关系。医疗活动中的专业信息并不对称,如果让相对专业不足的患者方,对专业的医疗方进行点评,更多将会是带有主观情绪的评价,通常无法反应客观事实。

但在互联网+医疗的时代,社会大众通过网络渠道对机构服务进行评论,已经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当口腔机构以经济主体的身份立足于商业市场,就已经默认把点评的权利让渡给消费者,既然想在消费市场上获取流量,那么任何形式的语言反馈和舆论“裁决”就不可避免,这也是一种双方自愿的选择行为。

而且,在医疗广告限制颇多的今天,社会评论对于民营口腔来说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口碑窗口,若只因舆论的副作用就彻底屏蔽,多少会有些因咽废食之嫌。

但同时,对于医疗这个关系生命健康的特殊行业而言,刻意的价值诱导无疑也是恶劣的,必将会为原本已经紧张的医患关系带来更加负面的影响。

如何定义现代民营医疗的“大众点评”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也是面对互联网新趋势必然要做出的选择。只不过选择权并不在各位牙医与口腔机构的手里。

04.

医疗不存在100%的正确,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却也是处于专业弱势的社会大众难以接受的矛盾。

大家一边要求享受社会医疗进步带来的巨大福祉,一边又会在小概率的不幸发生时,不自觉的迸发出天然的、对弱者的同情心态,进而将矛头对准事件的对面群体。

所以,每一场医疗纠纷的舆论对抗,所产生的影响都难以止步于医疗行为本身,结果往往是会上升成为对群体声讨的公共事件。

口腔医疗本是以技术为导向的专业行为,但从事件传播逻辑与舆论视角来看,“专业”的力量却也是最难以发挥的。因为大众会以假定的角色带入事件,自发的去维护与“维权者”相同的身份利益与价值判断,将单个事件演变成对现象的“集体声讨”。

医疗本没有错,但总要有人来承担后果,而且这个承担者只能是机构与医生。毕竟,怨恨一个医生与机构,要比怨恨不完善的医疗本身容易的多。

矛盾的无解,交涉的乏力,让本应一同对抗病痛的医患双方,逐渐站在了对立的位置。

好消息是,关于医疗纠纷的权威鉴定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为进行合规诊疗的医疗方提供法律保护与客观支持。同时,也能保证因治疗不当而利益受损的维权患者得到应有的补偿。

但在这一机制充分起效之前,机构和牙医还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在患者的反馈中进行自我审视;更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避免在“鸵⻦式”的沉默中,彻底成为公正医疗中的“失语者”

尊重事实,尊重逻辑。这不仅是对自媒体舆论的劝诫,也是对民营医疗者的提醒。不要让闹剧变成悲剧,也不要让悲剧再催生出下一个闹剧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39565.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 后参与评论...

全国800多万医院管理运营人的家园

  • Copyright©jianwo.com 版权所有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京ICP备17057397号-5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0198
  • |
  • 全国统一客服:010-560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