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临床需求、坚持原始创新,迈吉尔医疗可视喉罩为全球患者保驾护航

常言道“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事实确实如此。当病人进行全麻手术时,无法自主呼吸,麻醉医生需要为病人建立起呼吸通路保证供氧,这个过程被称为“气道管理”,是整个手术麻醉过程中风险最高,最容易发生意外的环节。
喉罩是气道管理中常用的一种通气工具,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对咽喉和气道损伤小、所需麻醉药用量少等优点,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气道管理。全球每年用量超过了1亿支。与传统的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术后康复更快,因此在欧美市场用量已经超过了气管插管。
然而采用普通喉罩进行“盲插”,不仅依赖操作医师的经验,插入时可能因对位不准导致咽喉部软组织擦伤、软骨脱位,喉头水肿等情况。插入后因医生无法目视观察罩囊对位情况,因此存在罩体对位不准、移位、漏气,反流误吸等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针对以上未被满足的临床痛点,长沙迈吉尔医疗科技(后称“迈吉尔医疗”)通过数年的研发,推出了SafeLM®可视喉罩系统,通过专利的光路设计,开创性地突破了喉罩内摄像头转动角度的限制,从而将观察成功率大幅提升至接近100%。
迈吉尔医疗,专注于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坐落于长沙高新区欧富安产业园,已建成6000平米的研发中心和GMP车间。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申请十多项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获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已获美国FDA批准正在申报欧盟CE认证2项。
关于“迈吉尔医疗”的企业名字,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Ivan Magill 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传奇麻醉医生,在1920年前后发明或重新设计了现代麻醉中常用的气管插管,麻醉机等医疗器械,极大地推动了麻醉技术的发展。由于他的杰出贡献,Magill医生获得了世界各地的各种荣誉,甚至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荣誉。
“我们选择迈吉尔(Magill)作为公司的名字,一方面表达了对Magill医生的敬意,另一方面也表达我们研发创新医疗器械,造福全球患者的初心。”迈吉尔医疗创始人李大庆博士介绍到。
其实,全球业界一直在努力研发可视喉罩产品。国外已面世的产品有美国的Teleflex LMA Ctrach™、西班牙的Medcom Flow TotalTrack VLM™,国内也有相关企业推出了类似产品。
据迈吉尔医疗联合创始人牛伟介绍,由于技术限制,这些产品都是将摄像头固定在一个特定角度。由于人体咽喉部组织的结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这类固定视角的视频喉镜只能完整观察到约35%左右患者的声门。而迈吉尔医疗进行了技术的研发与结构设计创新,“可实现100%人群的声门可视效果,完全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
据牛伟介绍,国内外麻醉学专家一致认为可视化技术是气道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SafeLM®可视喉罩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盲插型喉罩,以及大部分气管插管,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迈吉尔医疗的拳头产品,SafeLM®可视喉罩系统由视频气管镜和一次性视角可调可观喉罩两部分组成。在置入病人气管的过程中提供全程可视引导,确保对位准确,有效降低起气道损伤风险,排除会厌干扰,相较于盲插更加安全可靠。
SafeLM®可视喉罩系统
SafeLM®可视喉罩的主杆采用PVC材质,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方便喉罩插入及位置调整,降低术中喉罩位移风险。罩囊采用硅胶材质,柔软舒适,密封性好。此外该产品还具有以下优点:
组装方便,使用便捷。SafeLM®可视喉罩组装方便,使用时将视像管插入可视喉罩的视像腔道口即可完成。操作医生通过旋转视角调节手柄,调整摄像头视角。显示屏清晰无眩光,可实时展示插入情况。
观察范围大于180度,术野清晰广阔。传统的可视喉罩由于技术限制,摄像头固定,导致观察范围较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SafeLM®可视喉罩的摄像头视角具有可调功能,获国际发明专利,观察范围大于180度,如果出现对位不准,可及时调整。并且不仅可以避免会厌等组织的遮挡,还能观察罩囊周边贴合情况及罩囊内分泌物,确保通气安全。尤其在急救或困难插管时,可边通气边插管,提高通气成功率。
安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风险。SafeLM®可视喉罩的视像腔道末端封闭,密闭性好,最高密闭压高达35-40cmH2O,稳定性远超普通喉罩。使用过程中,喉镜不会与患者直接接触,避免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
开机自动循环记录手术视频,为安全医疗保驾护航。可存储约8小时视频,USB连接线方便视频导出,可供低年资医生学习,并在出现医疗事故纠纷时提供依据参考。
此外,SafeLM®可视喉罩规格齐全,婴幼儿、成人皆可使用。适用人群广泛,使用场景丰富。也基于以上优势,迈吉尔SafeLM®可视喉罩系统成功入选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医疗急救装备,进驻冬奥会场馆担负医疗急救保障任务。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麻醉和重症学系主任Van Zundert教授评价对该产品评价道:“迈吉尔SafeLM®可视喉罩系统是目前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喉罩,也是全球唯一的第三代喉罩!”(编者注:第一代喉罩是单管喉罩,只能用于短期手术,有返流误吸的风险;第二代喉罩主要增加了胃管通道的双管喉罩,降低了反流误吸的风险;第三代喉罩是指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化喉罩。)
据牛伟介绍,国内外麻醉学专家一致认为可视化技术是气道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SafeLM®可视喉罩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盲插型喉罩,以及大部分气管插管,市场潜力巨大。
迈吉尔医疗的产品数量虽不像市面上有的企业那般让人眼花缭乱,但每一款产品从设想到落地、从细节到技术,核心技术与量产经验都完全掌握在公司自己手里。这离不开两位创始人的丰富经验与密切配合。
迈吉尔医疗创始人兼CEO李大庆博士
迈吉尔医疗创始人兼CEO李大庆博士,物理学博士,深耕医疗器械及电子行业近30年。曾参与第一台国产核磁共振设备的开发。后加入华为从事通讯电子产品的技术研发,担任高级管理岗位。2005年,李大庆博士创立了长沙健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销售输液泵、注射泵、营养泵等产品。几年时间便从零开始做到了国产输液泵行业领先者,出口50多个国家。2013年,长沙健源被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费森尤斯集团收购,李大庆博士加入费森尤斯公司担任副总裁从事研发和生产管理。2018年,李大庆博士二次创业成立长沙迈吉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创新医疗器械的开发。
联合创始人兼商务副总裁牛伟
联合创始人兼商务副总裁牛伟,在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有近二十余年营销管理经验。曾经在瑞士罗氏制药、德国Karl Storz、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美国Hospira等公司担任销售、市场和管理岗位,成功将很多国外的先进医疗器械引入中国,拥有丰富的市场和销售经验。期间,牛伟参与过多项创新产品的早期研发项目、产品BD项目、商务合作项目,公司投资和并购项目等,谙熟创新医学产品商业化营销、落地全流程,对行业发展与市场的把握具有独到深刻的见解。
迈吉尔医疗的两位创始人是典型的“技术型大佬+商业化人才”的经典创业组合。两人各擅胜场,在专业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上互为补充,互为支持。
目前,迈吉尔医疗整个团队5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占三分之一。
迈吉尔医疗在商业模式并不复杂,以“专利设备+专用耗材”为主,盈利模式清晰。
在公司战略上,迈吉尔医疗坚持“满足临床需求,面向全球市场,坚持自主创新”。
在产品策略上,迈吉尔医疗坚持从满足临床真实需求出发,只做自有核心专利技术且产品性能全球领先的产品。目前,SafeLM®可视喉罩系统已经得到了中国及美国的顶级医院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稳扎基本盘的同时,迈吉尔医疗也在细致挖掘临床痛点,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宽创新边界。迈吉尔医疗的研发团队发现,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与输液泵有关的不良事件居高不下。
据迈吉尔医疗创始人李大庆博士介绍,目前国内的输液泵大部分采用的是蠕动式输液工作原理,通过输液泵挤压片依次挤压PVC材质的输液管路的方式工作,不能保证输液控制精度,存在安全隐患。放眼欧美国家的输液泵,大多采用专用硅胶材质的输液管或输液夹,可提升输液精度。鉴于此,迈吉尔医疗将该方法与其专利瓣膜式工作原理相结合,推出了高精度多功能便携输液泵,大大提高了输液的精度和安全度。
迈吉尔医疗高精度多功能便携输液泵
迈吉尔医疗高精度多功能便携输液泵,拥有同类产品中的全球最高精度、大容量、便携性、智能可编程、血管保护(输液阻碍时能够自动释放压力保护血管)、5G远程管理功能,适用于门诊病房、居家、急救、战场等多种场景。
目前,这款新型便携输液泵已经由德国TUV莱茵完成CE监测,测试报告表明,其关键性能(如输液控制精度,安全性能等),在全球的输液泵产品中遥遥领先。
“我们从自己熟悉的麻醉和输液产品切入,但不囿于这两个领域。”李大庆博士介绍道,在产品研发上,迈吉尔医疗根据团队自身的技术优势(机械电子和算法等)正在开发涵盖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近期又申报了多项发明专利,预计在未来1-2年内会陆续推出肿瘤,外科等领域的创新专利产品。
在市场策略上,迈吉尔医疗重视学术推广,和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开展学术合作,用临床数据证明产品临床价值。同时与国内外经销渠道合作,扩大市场的横纵覆盖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产品已落地北医三院,郑大一附院等多家等国内主流的大型三甲医院,未来一年将进行更多三级和二级医院的市场覆盖。
同时,公司产业也在积极推进国外监管部门的批准,布局海外市场。核心产品SafeLM®可视喉罩系统已通过美国FAD认证,并在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德州医学中心等多家顶级医院试用,反馈积极。迈吉尔医疗将携SafeLM®可视喉罩系统参加今年10月22日在奥兰多召开的美国麻醉学年会,为更多的美国医生展示来自中国的创新产品。此外,该产品预计将于2022年底通过CE认证。届时,迈吉尔医疗将以此切入欧洲医院市场。
“我们去年开始商业化,目前已有销售收入产生,整体势头积极。”牛伟透露道,公司前期完全依靠两位创始人的自有资金投入,随着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希望有资本注入以加快公司的国内外市场商业化进程与后续新产品研发进度。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39889.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动脉网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 2022-06-27
获批9年,280万次扫描,影响了美国卒中治疗窗口标准的RapidAI
2022-06-26成立65年,年营收38亿美元,GORE已提供超5000万例ePTFE医疗植入物
1656126840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