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抢滩者论:什么科室最赚钱?怎样开诊所才赚钱?

大浪淘沙过后,最初的一批抢滩者也已进入了冷静的思考阶段。2月19日下午,美中宜和诊所负责人于莺、阳光妇儿创始人金亮、约印医疗基因CEO郑玉芬等齐聚北京,在独角兽工作室主办的2017迎新春医健“尖峰对话”中开启圆桌对话,主题就是:诊所热的“冷思考”。
“今天上午呢,早起的时候我还沉浸在周末的闲暇时光中,我想我终于有半天的空闲时间去自由支配。这时候诊所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压力锅坏了,仪器不够用,问我该怎么办?”于莺用一贯的幽默笑着说,“有这么多琐碎的事情烦着我,我基本处于每天都想打人的状态。”
这时候的美中宜和综合门诊,有采购,有运营,有一个完整的团队,背后还有美中宜和的支持,可琐碎的事情、突发的情况一样没少。于莺很奇怪,在这样一个诊所热的热潮中,她究竟应该把发力点放在哪?
此时,距离于莺的美中宜和综合门诊开业已经近两年了。“两千平米的工作室,9个科室,去年的年收入是1280万元,年门诊量近2万人。”于莺坦言这一年的数据还不错。
诊所运营经验越来越丰富,新问题也越来越多。首先,患者资源。“线上流量不代表线下流量,诊所是有自己的规律的,不是你名气大,你的患者就多。”于莺说,美中宜和诊所新增客户40%~50%都是周边客户,剩下也都是直径8公里之内的老客户。
其次是成本非常高。这种成本不仅仅指实实在在的钱,“当我手里掌握着几十个医生的命运,而我不能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患者,我心里会很慌。”于莺希望,我们可以抛开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抛开一切虚的东西,谈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什么科室最赚钱?
“儿科利润很低的。”阳光妇儿创始人金亮说。于莺也表示赞同,“孩子一哭闹,一小时过去了,费用一分都收不到。”
说到什么科室最赚钱,于莺认为,首先是成人口腔。这一点不言而喻,口腔市场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儿童口腔除外,倒是儿童齿科中全麻下的儿童口腔治疗值得尝试,尤其是多发龋齿,但获益高的事情风险也高。
第二,眼科。“金眼科,银外科,不死不活是内科。”儿童近视、弱视、斜视治疗一定是市场需要的,往往门诊量爆棚,一般客单价2000元。
第三,妇科。民营诊所能很好的满足妇科“维护客户隐私、方便”等需求,这是公立医院没有的优势。
不过,于莺也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比如中医,我们就绝不采纳,尤其是儿科方面。”
于莺谈到,苏州九龙医院的回本周期是 10年,和睦家、港澳国际诊所是5~6年,她希望美中宜和综合门诊用 4年左右的时间回本。
高端诊所还是中低端诊所?
“一个医生出身的人去创业总是很矫情,就矫情在了什么叫‘高端’。花费高就是高端吗?”
于莺认为,在北上广开高端诊所的竞争其实相当激烈,如和睦家、港澳国际诊所等,于莺直言其营收大部分来自出境体检、医疗保险等,那么,新进入者的优势在哪里?复制?竞争?抑或是瞄准全国的中高端人群?
再者,消费者是否会买单?于莺对诊所的定位还是三个词:就近、便利、可及。“在我生病的时候,我最需要的是就近看病,而不是我多么喜欢那位医生,以及诊所的咖啡有多么好喝。”
高端诊所的另一个概念就是符合循证医学。“当你坚持你的医学原则时,你的诊所可能会举步维艰。”于莺认为,诊所运营、管理、医学本质,这本身就是一个三方博弈。在博弈中闯出一片特色,并被客户接受,难度不亚于开一家综合医院。
反之,据她了解,二线城市很多的个体诊所,或依赖经验就近做养育指导、健康指导,或靠输液维系,却能活的很好。
诊所投资机会在哪里?
从2009年以来,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未来5~10年的医疗体系是什么样的?郑玉芬认为,医改的本质是控费,而控费就意味着开源节流。如何节流?无非是砍公立医院。“互联网的本质是把很散的资源进行链接,最终仍是要落到线下。”这也是她看好民营医院布局的原因。
而对于诊所,作为约印医疗基金CEO的郑玉芬说,她还在观察着。她在等待一家掉过所有坑、模式成熟完整、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的诊所能够冲出来。
“医疗是一个慢行为。”郑玉芬对医疗投资有着绝对的耐心,就像看着一个孩子的成长,“我允许它犯错、允许它进行尝试和探索。只要它最初进入医疗行业的情怀没变。”
在探索品牌创造的模式上,郑玉芬则认为,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逼出来的,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一定会有奇招、妙招出来。她也相信,创业者总会从十八般武艺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款,然后脱颖而出。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12199.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E药经理人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华西口腔“3元”教学号的盛行,给了民营机构培养新手牙医哪些思考?
2022-06-10- 2022-06-07
将医学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希和如何用 “健康大脑”赋能疾病管理和数字疗法?
2022-06-07南京脑科医院柯晓燕所长:数字疗法应把严谨的疗效验证做深做透,关注ADHD患者长期健康价值
2022-05-31新加坡如何依靠创新,在生物医药产业一年“躺赚”近160亿美元
2022-05-26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