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莺:政策一直在变,但这些开诊所的要诀你必须了解

诊所的大时代在孕育,如今恰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各种摸索、尝试与萌动,相应的社会环境政治政策也在不停变化。就以坑深路险的诊所筹备工作而言,所面临的申办牌照政策在几年间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北京是众多连锁诊所布局的核心城市,却也是公认申办诊所最难、监管最严的城市。于莺,这位曾经的知名网红医生,近几年来随着职业生涯的变化,已经成功转型成了诊所运筹管理的专家,老北京办诊所的名人。在各类诊所相关的论坛和学习班上,常常能听到她分享筹备诊所的心得。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14年离开协和医院跳出体制。由于遇到审批难等种种原因,暂且放弃了原本独立开设社区诊所的想法,以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美中宜和,筹备并担任了美中宜和第一家综合门诊中心CEO。当这家面向中高端的门诊中心业绩蒸蒸日上,医疗服务趋于稳定时,她又毅然于17年9月正式离职,带着丰富的经验重新踏上社区连锁诊所的征程。
离职之后仅半年,承载着于莺诸多新理念,面向中端人群的社区诊所——水岸祐邻诊所已经完成大部分筹备工作,马上就要拿到牌照开式营业。为什么水岸祐邻诊所筹备期这么短?离开体制、离开成熟的美中宜和,于莺要创办的社区连锁诊所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亮点?独角兽工作室第一手资料为您揭密。
如何缩短筹备期
线下落地一家诊所,速度非常重要。按照申请流程,头一件事便是选址租房,有了场地及符合规范的装修方能推进后续步骤。倘若后续环保、消防审批遇阻、持续整改甚至通不过,则前期房屋租金、装修的成本就会不断增加,乃至打了水漂。因此整个前期筹备务必把控好节奏,减少筹备期耗时,节省投入资金。对于如何缩短筹备期于莺提供了四点思路:
1、与当时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相匹配的选址。
如果不是医疗网红、特色专科等能够自带充足流量的诊所,都需首重选址,以选址周边覆盖之人群为诊所主体病患来源。然则除覆盖人群之外,更需综合考虑缩短筹备期的因素。例如北京去年大兴等多地着火,那么稍有政治敏感性就会想到,诊所选址时需将消防审批作为重点考量因素。在签房屋租赁协议前,务必知晓标的场所是否符合消防验收的规范。如果选择一处旧宅老屋,不符合消防验收的规范的可能性就会大增。并非老房子一定通不过消防验收,但确实会因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所限,耽搁大量时间或额外花费金钱。
2、熟悉环保备案流程。
目前北京申请全科诊所牌照,已取消了原先的环评制度,只需要环保备案。若能再进一步熟悉备案流程,便可显著缩短筹备时间。
3、精简工商登记与银行资信证明的流程。
租好场地之后办理工商登记,营业执照通常需耗时1个多月,如果事先在要设立的诊所区域内注册好一家公司,待租赁诊所场地之后仅作地址工商变更,却只需2周。银行资信证明拜托熟人加速,亦可缩短至2周。原本这一流程需2个月,通过流程优化则只需1个月。
4、设计方面少走弯路
诊所必备的科室、辅助检查科室、面积规定等一系列设计要求,在卫生局的手册上都有明确规定。筹办人对诊所设置的这些设计要求必须非常熟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要抱有把工作委托给专业的诊所设计师便能一劳永逸的想法。
政策一直在变化,诊所设计师未必能够跟上新的政策要求。例如17年11月1日起,要求所有医疗机构房间的命名务必规范化,并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如若不了解要求而盲目设计,报送卫计委之后,审核、退回、通知、修改,再加上行政效率方面的延误,很可能两周时间就空耗了。另外,还需应地制宜地调整装修,不可一味迁就设计师追求漂亮的想法。比如镂空雕花的装饰,便不适合北京灰尘大的空气环境,会对日常打理造成许多困扰。
揭开水岸祐邻诊所的神秘面纱
于莺心中念念不忘,丢开辛苦建成的美中宜和诊所,也要付诸实践的水岸祐邻诊所究竟是啥样的呢?
1、诊所定位:覆盖诊所周边三公里的社区常见病诊疗。因为即使于莺本人是位有着300万粉丝的网红大V,她也不认为线上的客流愿意在“堵城”跨过半个北京城来水岸祐邻诊所看一些简单的常见病。
两层的水岸祐邻诊所,一楼只设儿科,二楼才是其他科室。显然于莺的社区诊所,打的正是“大专科、小综合”的牌,以儿科这一相对高频的需求作为切入,尽快在周边社区形成影响力。
2、诊民定价:基于社区诊所的定位,诊疗价格较为经济实惠:挂号费99元,药费为药品进价+30%药师管理费,检验费用为公立医院的价格上浮20%,最终单次诊疗费用约需300元。
3、诊所服务:与相对较低的诊疗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高端的温馨装修,以及远远超出大医院的服务档次,甚至与高端私立医疗不相上下的医疗服务水平”。
水岸祐邻诊所的特色是贴近社区的亲切化服务。它对医生的要求典型有下述三方面:
首先,亲密称呼。当患者(以家庭为单位)就诊满三次,医护人员必须记住患者姓氏,在服务过程中以李奶奶,王爷爷这样的称谓迅速拉近医患关系;
其次,循证医学。以最简单常见的感冒发烧为例。除基础诊断用药之外,培训医生学会判断感冒发烧可能会持续多久?怎么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加重?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到诊所就诊?医生需要进一步关注患者的生活环境,如若家中极其干燥,且缺乏加湿器,小儿咳痰难愈,痰干须润,则医生的治疗就不仅仅是局限于简单的辨证和药物治疗,更需要对病患家属做居家方面的指导。
再次,防治结合。二胎政策放开后,社区内家有二胎的数量显著增多。病儿很可能有个更小的弟妹,需要医生对患者家庭情况多做了解,结合实际提供合适的家中隔离方案。
4、诊所商业模式:面向社区的全科诊所,在保证就诊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医生一个一个给病人看病来挣钱,并不现实。既然诊疗不挣钱,药费、检验费仅覆盖药师、检验师人工成本,那么诊所靠什么挣钱盈利,给资本带来回报呢?
于莺诊所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基层全科诊所作为流量入口,以稍微低一点的价格做大流量,形成稳定客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健康体检,家庭健康管理,父母的旅游医疗,孩子的健康教育,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估指导,以及其他跟医疗相关的健康产品。
5、于莺の野望:水岸祐邻的服务标准,已经达到高端自费诊所的水平。高端的服务配上中低的价格,像7-11一样对高端和低端竞争对手同时造成挤压。前三年不挣钱,积累服务模式与病例,在资本的支持下进行在北京及周边进行扩张。积累病例形成大数据,以儿科(儿科常见病数量有限)为突破口,布局儿科领域的医疗AI,通过智能化诊断的低成本,从事托管幼儿园之类的toB业务。
【独】观点
于莺的连锁诊所,在定价及“大专科,小综合”,“亲切化服务”的理念上与丁香诊所着实相似。唯一的区别只在于,丁香诊所的公众号运营起步较早,能够通过线上获客,使得诊所覆盖区域更广。于莺的诊所则更深耕基层,像7-11一样沉到线下获客,专注周边三公里的居民人流。
至于不追求早期盈利的诊所,究竟能否成为未来争夺的流量入口,能否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同与追捧,有待静观后效。
诊所发展的大时代,少不了医生的声音。像于莺这样,能够走出体制,并且自我学习、飞速成长、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医生,还望能再多一些。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28492.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参与讨论

Unicorn独角兽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华西口腔“3元”教学号的盛行,给了民营机构培养新手牙医哪些思考?
2022-06-10将医学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希和如何用 “健康大脑”赋能疾病管理和数字疗法?
2022-06-07- 2022-06-07
南京脑科医院柯晓燕所长:数字疗法应把严谨的疗效验证做深做透,关注ADHD患者长期健康价值
2022-05-31新加坡如何依靠创新,在生物医药产业一年“躺赚”近160亿美元
2022-05-26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