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家“试水”医保移动支付的医院,如今怎样了?
┃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公子重耳
2016年3月,邵逸夫医院联合省人社厅、浙大网新打通医保移动支付,成为全国第一家医保移动支付试点医院。医保移动支付,颠覆了传统就医的流程,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题。可以说,医保移动支付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患者缴费全面迈向“指尖时代”。
浙大网新联合邵逸夫医院举行了全国首个医疗移动支付2.0平台试点发布会。
随后,全国各地都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医保移动支付发展模式。
深圳:
2016年6月,在全市开展医疗保险移动支付工作试点,以发行金融社保卡为契机,依托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实名认证体系,建立统一的绑卡、快捷支付结算平台。
武汉:
2017年11月,由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支付宝、汉口银行打造的武汉市医保移动支付平台正式上线,目前暂时仅支持城镇职工医保线上支付。
福州:
2018年4月,省本级参保人员在省本级各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不带医保卡可直接通过移动支付完成医保个人账户购药。
……
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互联网+是”风口,做医保移动支付也需要勇气。
邵逸夫医院为什么要第一个“试水”医保移动支付,医保移动支付是如何一步一步建起来的,如今效果如何,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5月10日,邵逸夫医院的林辉主任来到《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举办的第十期医改北京论坛上,解答了我们的这些疑惑?
问:
邵逸夫医院为何要做第一个“试水”医保移动支付的医院?
林辉主任:
邵逸夫医院做医保移动支付,并非为了当全国第一,全国首家。而是想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探索“看病难”问题的新出路。
众所周知,医疗服务系统有两大症状,即“看病难、看病贵”。这两个症结存在的原因是多个层次的(见下图),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解决。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跟医院的相关性很大,即:医院就诊服务的节点多。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每个节点都是需要排队的。由传统思维产生的传统就医流程就是,门诊平均排队次数差不多需要八次,缴费需要三次(见下图)。在这样的流程下,患者去医院看病,难免会发生“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看病难的情况。
邵逸夫医院的初心是尽可能的缓解这些问题。自2013年起,运用互联网,邵逸夫医院进行了医疗服务全流程智慧改造。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多种方式,终端互补,完成全流程移动互联+移动支付,将问诊、检查、处置、取药四个环节放在线下,其他所有的环节在线上完成。
2014年,邵逸夫医院与阿里一起推出了移动就医服务体系1.0版本(自费),一段时间运行下来,成效显著,患者就医时间显著缩短,就医体验大幅上升,但仍存在问题。
最显著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医保部门的授权认证,多方沟通和对接不到位,导致移动支付在医保结算创新上难以获得突破,就医服务平台1.0只覆盖了全自费患者,患者付款环节遇到医保支付时,大部分仍然选择线下支付。移动就医服务体系1.0版本(自费)使用率达到50%,但只有13.2%的挂号费和2.8%医疗费通过线上的系统。在没有打通医保支付前,涉及到支付的环节的移动化很难实现。
因此,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服务全流程智慧改造,探索缓解患者看病难的新解法,邵逸夫医院决定从头开始,一点一滴打开医保移动支付的大门,做第一个“试水”医保移动支付的医院。
问:
医保移动支付是如何一步一步建起来的?
林辉主任:
医保移动支付是否可以实现,首先需要医保系统的认可。邵逸夫医院将此想法向浙江省人社厅反映,得到了浙江省人社厅的积极回应,2015年10月,省人社厅蔡国春副厅长带队,医保处倪沪平处长同行,一起莅临邵逸夫医院调研,就互联网时代医保结算支付问题开展研讨。成立了省人社厅、邵逸夫医院、浙大网新三方共同成立医保移动支付攻关小组,研究探索新时代下医保结算的未来之路。
确立了由浙江省人社厅牵头进行制度创新,邵逸夫医院进行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浙大网新进行技术创新的医保移动支付方案。希望通过三方的合力,共同打造融合医保的全流程移动就医平台。2016年3月,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邵逸夫医院实现了国内真正意义上融合医保的全流程移动就医服务。
问:
邵逸夫医院融合医保的全流程移动就医服务是什么样的?
林辉主任:
用两张图来表现:
在用户端,手机上操作方式就像淘宝买东西一样,选好需要购物的项目,支付时自动分帐,最后帐单会自动推送给用户。
问:
作为站在医保移动支付最前线的医院,您认为医保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林辉主任:
现有的医保移动支付模式更强调支付环节的形式:绑定手机、密码支付、短信验证、指纹支付、人脸支付……在支付的便捷性上下足了功夫,而回避了医保的本质——保障参保人的就医行为。
医保脱卡支付安全有两个概念:一是系统安全,即脱卡支付系统防攻击能力够不够强。二是医疗服务流程安全,即确保医保保障的是参保人本人的就医行为,这就要求对医院/医生端与患者端的行为同时进行监控。现有的系统大多可以实现在医院/医生端设置环节来监管医生的行为(DRG,处方的阳光点评等)。但在患者端,监控很难实现。
医保移动支付是要在保证基金安全与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医保结算支付服务,在整个过程中,确定本人就医是关键,身份识别是出路。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邵逸夫医院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实践,启用了现场身份识别信息采集和认证。即:现场采集参保人人像、指纹等身份信息,并借助AI技术与社保卡上的身份信息进行智能匹配,保证实人实名认证;就诊时,诊疗身份识别系统自动识别患者身份,保证就医人是“本人”。 邵医认证系统实践效果良好,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成本较高,需要医院改造诊间系统,二是身份识别信息采集成本高,且不能跨院使用。
想要彻底解决身份识别问题,需要部门联合采集(人社、公安、金融、民政、卫生等)居民身份信息,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内部信息共享,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一个全国性或区域性“居民身份信息库”。当人脸识别的时代到来时,全民人脸看病、医保移动支付的时代才能到来。
特别鸣谢
三生制药集团
BD中国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默克生物制药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 上一篇: 小保提醒:这些社保谣言千万别信!
- 下一篇: 一图看懂:全面取消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我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jianwo.com/detail_31846.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参与讨论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
最近文章
- 2018-08-24
- 2018-08-24
- 2018-08-24
- 2018-08-24
- 2018-08-24